中医认为硬皮病是气血耗伤,肌腠失养,脉络瘀阻,出现皮肤硬如皮革,萎缩,汗孔闭塞不通而有出汗障碍,汗毛脱落等症状。皮痹日久不愈,发生内脏病变。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根据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痰瘀痹阻型、气滞血瘀型、阳虚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进行治疗硬皮病。
1、寒凝血瘀型:
中成药可选用风湿祛痛胶囊、寒湿痹冲剂等。方用阳和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关节疼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等。雷诺现象明显者加鸡血藤、莪术、片姜黄等。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
2、湿热瘀阻型:
中成药可选用湿热痹冲剂等。宣痹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热重者加羚羊角粉、白花蛇舌草、黄柏、连翘等;肿甚者加土茯苓、防己、车前子、泽泻等;皮肤溃疡疼痛者加乳香、没药等。有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之功效。
3、痰瘀痹阻型:
中成药可选用益肾蠲痹丸、大活络丸等。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瘀象明显者加刘寄奴、佛手、莪术、三棱等;痰浊重者加胆星、白芥子、全蒌等。伴气虚表现者加黄芪、党参等。有化痰祛瘀通络之功效。
4、气滞血瘀型:
中成药可选用加味逍遥散、逍遥丸等。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手指变白变紫明显者加炮山甲、丹参、昆布等。纳呆腹胀明显者加枳壳、厚朴、陈皮等。有疏肝解郁,养血活血通络之功效。
5、阳虚血瘀型:
中成药可选用桂附八味丸、全鹿丸等。阳和汤合桂附八味丸加减。阳虚重者加仙茅、淫羊藿等。气血亏虚者加黄芪、鸡血藤、当归等。有温阳化瘀、活血通痹之功效。
6、气血两虚型:
中成药可选用八珍颗粒、人参归脾丸等。八珍汤合归脾汤加减。伴血瘀者加桃仁、红花、莪术、炮山甲、赤芍等。有益气补血,活血通络之功效。
预防硬皮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特别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及时增添保暖设施。防止外伤注意保护受损皮肤,即使较小的外伤,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注意生活规律性,保证睡眠时间。还要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