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导致的鼻泪管阻塞的诊断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约有2~4%足月产婴儿,可能有此种残膜阻塞,但绝大多数残膜可望在生后4~6个周内自行萎缩而恢复通畅。因骨性鼻泪管发育不良、狭窄所致者较为少见。鼻泪管阻塞在临床上需要同慢性泪囊炎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鉴别,慢性泪囊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这得从鼻泪管说起。位于鼻侧的鼻泪管直径只有约4毫米,很容易因某些因素阻塞。如果鼻泪管阻塞,泪液则易蓄积于泪囊内,并易致细菌感染,出现慢性或急性泪囊炎,患者可出现泪溢及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泪液分泌过多和泪液滞留,不仅可使泪囊的张力减弱,对泪囊来说它们也是一种慢性刺激,使泪囊壁的抵抗力降低,易受细菌的侵袭,炎症又更加促进了泪道黏膜的水肿、充血,加重阻塞而形成恶性循环。泪囊中细菌滋生,脓液积聚,脓性分泌物排入结膜囊,成为眼球的潜在感染源。不可忽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也是长期伤心哭泣致盲的病因之一。正常眼球是一个进出水平衡、眼球压力相对稳定的球体。出水通道出现障碍,可使眼球压力升高导致青光眼,临床表现为眼红、眼痛,伴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部分人因先天因素,导致眼球的出水空间较浅窄(医学术语称浅前房),本身即较易导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当忧伤悲痛反复哭泣而休息不佳,尤其在黑夜光线差的情况下,可致瞳孔扩大,这时眼球出水通道更加狭窄,甚至完全阻塞,则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眼压急骤升高,这就是临床常见的急性青光眼,如不及时治疗极易致盲。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