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依赖
  • 病因

      药物滥用的原因不能用单一的模式来解释,与社会环境、心理特点和生物学因素皆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常见的社会因素包括:

      ①容易获得;

      ②家庭因素,如家庭矛盾、单亲家庭、家庭成员间交流差、家庭成员犯罪吸毒是吸毒、特别是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危险因素;

      ③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等;

      ④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

      吸毒者往往有明显的个性问题,如反社会性、情绪控制较差、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即刻满足等,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是这些个性问题导致了吸毒,还是由于吸毒改变了吸毒者的个性,抑或是两者互为因果。此外,对成瘾物质代谢速度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对成瘾行为的形成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人类、动物依赖形成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神经递质、受体、第二信号转导系统,甚至转录、结构方面等方面的变化,故有学者将依赖行为定义为慢性脑部疾病。位于边缘系统的犒赏系统是导致药物依赖的结构基础,单胺类等递质变化是精神活性物质作用的直接后果,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受体和受体后变化是药物依赖行为产生的重要条件。药物对犒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精神依赖及觅药行为的根本动因。犒赏反应是人类(包括某些高等动物)所固有的情绪反应机制,这种机制的发生是很原始的,但却有巨大的潜力。人类所滥用的精神活性物质,正是通过对这种潜力的刺激和不断的激发而产生作用的。

      总之,药物滥用和依赖是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的存在和药理特性是滥用、依赖的必要条件,但是否成为“瘾君子”,还与个体人格特征、生物易感性有关,而社会文化因素在药物滥用、依赖中起到了诱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