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的病因可能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由于某些内外因素的作用(感染、紫外线、药物等)使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生紊乱,破坏了免疫耐受性,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1.遗传素质。
2.病毒感染
动物模型证明SLE的发病似与C型RNA病毒有密切关系。同时患者血清中有多种抗病毒抗体,包括抗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型、EB病毒、风疹和粘病毒抗体。
3.药物
有些药物可使有潜在LE的患者激化,并使免疫原性增强。引起LE的药物有: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甲基多巴、利血平、苯妥英钠、青霉素、灰黄霉素、磺胺类药、异烟肼、氯丙嗪、口服避孕药、D-青霉胺等。
4.物理因素
从LE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出外因常常起着诱发作用。紫外线是常见的外因,在多达2/3的病例中,紫外线起着诱发皮损或使之加重的作用。实验发现紫外线照射后,DNA的抗原性加强,在实验动物中引起抗DNA抗体,再刺激可发生肾炎,在SLE患者血清中可查出UV-DNA抗体,SLE患者经紫外线照射的淋巴细胞中,显示有修复DNA的酶缺陷,而其他光线性皮肤病患者的淋巴细胞无此异常。
5.与雌激素的关系
生育年龄的女性与男性之比为15:1,在年龄较大的女性仍为男性的2倍。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6.免疫学改变
SLE显著的特点是在活动期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免疫调节失常。B细胞反应性过高。免疫球蛋白生成增多,伴有可与多种物质(特别是核蛋白)起反应的自身抗体。除体液免疫功能改变外,细胞免疫也有损害,后者既依赖T细胞本身,也同样依赖多形核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