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
  • 症状诊断/鉴别

      月经失调在临床上虽有经期先后、经量多少经质稀稠等不同。但这都是现象上的差异,不是疾病的本质。如同为虚热,经量有过多,也有过少,由于病机相同,治疗原则也相同。再如气虚和血虚,不论是经期先或后,经量多或少,补益气血的归脾汤、圣愈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几乎都可以加减使用。因此,对月经失调的治疗,关键在于辨证,辨证明确,治疗原则就容易确定,至于经期前后、经量多少等现象,只是用药时的加减问题。

      月经失调的辨证,仍遵循中医基础理论,以病机辨证为主。临床上常见的有虚寒、血热、虚热、气虚、血虚、肾虚、气郁、血瘀、痰湿等几种类型。各型的全身症状和舌脉等见证,与内科相同,并无特殊。至于各型的月经特征,虽有特点,也不是非常绝对的。因此,对月经失调必须从整体来看,全面地辨证,才能抓住其要害所在。如果只凭一、二见证就作出诊断,易致误差。在妇科古籍中,虽素有“先期为血热,后期为虚寒”之说,但并非一概如此。象虚热,应是先期,然临床上后期并不少见,故张景岳曾指出:“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所谓血热者,当以通身脏象论。勿以素有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勿以脉证无火而单以经早者为热。”况且,分类型只是一个粗糙的归纳,可以几个类型同时并见,或先后出现,也可以转变为另一类型。所以,必须随时观察,全面而细致地辨证,才能掌握病变的主要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