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鼻流浊液的治疗方法

2015-01-22 求医网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变态反应、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是导致鼻窦炎的三大病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鼻流浊液、鼻塞、嗅觉下降、头面疼痛等。鼻窦炎在中医上称为“鼻渊”,有虚实之分,实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虚者多见肺、脾气虚。

  鼻流浊液者若见其脉象弦而有力,宜用药清其肝胆之热,若胆草、白芍诸药,而少加连翘、薄荷、菊花诸药辅之,以宣散其热,且以防其有外感拘束也。

  若见其脉象洪而有力,宜用药清其胃腑之热,若生石膏、知母诸药,亦宜少加连翘、薄荷、菊花诸药辅之。且鼻流浊液不断,则含有毒性,若金银花、甘草、花粉诸药皆可酌加也。

  若病久阴虚,脉有数象者,一切滋阴退热之药皆可酌用也。后世方书治此证者,恒用苍耳、辛夷辛温之品,此显与经旨相背也。夫经既明言为胆之移热,则不宜治以温药可知。且明言辛鼻渊,不宜更用辛温之药助其益辛,更可知矣。

  即使证之初得者,或因外感拘束,宜先投以表散之药,然止宜辛凉而不可用辛温也。是以愚遇此证之脉象稍浮者,恒先用西药阿斯匹林瓦许汗之,取其既能解表又能退热也。拙着石膏解中,载有重用生石膏治愈此证之案数则,可以参观。又此证便方,用丝瓜蔓煎汤饮之,亦有小效。若用其汤当水煎治鼻渊诸药,其奏效当尤捷也。

无需注册,马上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