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一)
西安碑林华医医院 2012-08-01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一)
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为“腰痹”“肾痹”、“骨痹”、“龟背风””、“尪痹”等范畴主要以肾督虚衰为本,风寒湿热侵袭、痰瘀交阻为标。中医对强脊治疗有独特优势,据体症不同,辨证施治也不相同,强脊炎病因虽有肾精亏虚,瘀血阻络,认淫侵袭而发病,但七情六淫,瘀血阻经,并不为此病的主因,而为诱因。辩证原则从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脾肝肾亏虚来入手辩证。本病累及足少阳肾阴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关系密切。我中心通过多年临床总结、辨证结合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的《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强直性脊柱炎总体分为四期五型,既寒湿痹阻型、湿热瘀阻型、痰瘀痹阻型、肾虚骨痹型和肝肾阴虚型。
一、寒湿痹阻型 【主证表现】骶髂关节疼痛,腰背部疼痛僵硬,颈椎僵硬疼痛,以晨起为明显,活动后减轻,或骶髂关节部疼痛,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晨僵,同时伴有腰椎屈曲功能障碍,或者髋关节下蹲功能困难,面色淡白,头昏耳鸣,畏寒肢冷。自汗出,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脉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
【兼证表现】周身畏寒,大关节疼痛,肌肉萎缩,消瘦,周身无力酸痛。
【治疗原则】补肾助阳,温经散寒益督,活血化淤通脉。
【辩证分析】骶髂关节疼痛,腰背部疼痛僵硬,颈椎僵硬疼痛,为肾阳不足,督脉空虚,寒气内生,寒凝阻络,引起督脉闭阻不通,不通则痛。以晨起为明显,活动后减轻,或骶髂关节部疼痛,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晨僵,同时伴有腰椎屈曲功能障碍,或者髋关节下蹲功能困难,寒凝阻络,脉络不通,脊柱关节局部骨质失养,局部骨质疏松,形成骨桥,面色白光白,头昏耳鸣,畏寒肢冷,自汗出,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脉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为肾阳虚,阴寒内盛之证,所以本病属于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型。
二、湿热瘀阻型 【主证表现】骶髂关节疼痛,腰背部疼痛僵硬,颈椎僵硬疼痛,以晨起为明显,活动后减轻,或骶髂关节部疼痛,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晨僵,同时伴有腰椎屈曲功能障碍,或者髋关节下蹲功能困难,膝关节,踝关节肿胀伸屈不利,或者肿胀关节局部肿胀热痛,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或有踝关节,肩关节肿胀疼痛,发热,周身乏力,口干舌燥,舌质偏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
【兼证表现】小便黄,心胸憋闷烦躁,活动疼痛症状加重。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淤通脉。
【辩证分析】骶髂关节疼痛,腰背部疼痛僵硬,颈椎僵硬疼痛,以晨起为明显,活动后减轻,或骶髂关节部疼痛,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晨僵,同时伴有腰椎屈曲功能障碍,或者髋关节下蹲功能困难,为脉络阻闭不通,不通则痛所致。膝关节、踝关节肿胀伸屈不利,或者肿胀关节局部肿胀热痛,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或有踝关节、肩关节肿胀疼痛,为湿热阻络,郁热化火,灼伤脉络所致,发热,周身乏力,小便黄,心胸憋闷烦躁,活动疼痛症状加重,口干舌燥,舌质偏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为湿热熏蒸之证,所以本病属于湿热瘀阻型。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要趁早
类风湿关节炎!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病,但事实上,中青年女性才是此病的高发人...
强直性脊椎炎患者王坤,男...
强直性脊椎炎患者 王 坤 ,男,22岁,宝鸡市陈仓区干沙镇。在15岁时就出现过双膝关节肿胀,疼痛,经医院输...
儿童类风湿患者蔡建建14...
儿童类风湿患者 蔡建建 14岁,甘肃省武威市平凉区双城镇学生 以“双手指关节胀痛1年”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
儿童类风湿患者杜艳萍女,...
儿童类风湿患者 杜艳萍 女,15岁,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岳西村学生 于2009年出现低烧,手指,手腕,...
股骨头坏死患者李群英,女
股骨头坏死患者 李群英 ,女,55岁,重庆市彭水县中学教师。患类风湿5年余,股骨头坏死1年,5年前由于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