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诊断标准

西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   2011-11-18

 

  1)临床表现:

  ①可有疲乏,体力下降,消瘦、低热,贫血或出血表现。

  ②可有淋巴结(包括头颈部,腋窝,腹股沟)、肝、脾肿大。

  (2)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WBC>10×109/L,淋巴细胞比例≥50%,绝对值≥5×109/L,形态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幼稚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

  ②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3)免疫分型:

  ①B-CLL:小鼠玫瑰花结试验阳性:SIg弱阳性,呈K或λ单克隆轻链型;CD5,CD19、CD20阳性;CD10、CD22阴性。

  ②T—CLL:绵羊玫瑰花结试验阳性:CD2、CD3、CD8(或CD4)阳性,CD5阴性。

  (4)形态学分型:B—CLL分为3种亚型:

  ①典型CLL:90%以上为类似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②CLL伴有幼淋巴细胞增多(CLL/PL):幼稚淋巴细胞>10%,但<50%。

  淋巴细胞③混合细胞型:有不同比例的不典型淋巴细胞,细胞体积大,核/浆比例减低,胞浆呈不同程度嗜碱性染色,有或无嗜天青颗粒。

  T-CLL细胞形态分为以下4种:

  ①大淋巴细胞型: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为淡蓝色,内有细或粗的嗜天青颗粒,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偏向一侧,染色质聚集成块,核仁罕见。

  ②幼稚T细胞型:胞核嗜碱性增强,无颗粒,核仁明显。

  ③呈脑回样细胞核的小或大淋巴细胞。

  ④细胞形态多样,胞核多有分叶。

  (5)临床分期标准:

  ①I期:淋巴细胞增多,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②Ⅱ期:Ⅰ期加肝或脾大、血小板减少<100×109/L。

  ③Ⅲ期:Ⅰ期或Ⅱ期加贫血(Hb<100g/L)。

  除外淋巴瘤合并白血病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增高≥3个月,并可排除病毒感染、结核、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应高度怀疑本病。在较长期连续观察下,淋巴细胞仍无下降,结合临床、血象、骨髓象和免疫表型,可诊断为本病。

资讯推荐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能治好...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何把病治好?有位再障家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如今,各类宣传云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各类...

怀疑是白血病应该做哪些检...

  怀疑患上白血病,应该做哪些常规检查:  1.血液生化  特别在化疗期间,血清尿...

白血病的几大误区

  一提到“白血病”,大多数人就会想到“血癌”、“绝症”等字眼。白血病虽是一种病因未明、复杂凶险的疾病,但并非...

预防白血病的最有效的措施

  根据社会调查显示,白血病的危害正在逐渐增大,而且目前还没有很完善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白血病的发生显得尤为...

白血病的常见症状表现

  近几年白血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着,关注白血病一般症状表现有哪些,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