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出现水肿的原因有哪些?
沈阳国济肾病研究所 2012-05-07
CKD细胞免疫激活疗法在介绍急性肾炎出现水肿的原因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急性肾炎——急性肾炎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常见的肾脏病。急性肾炎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为多见,多数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沈阳军区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告诉我们急性肾炎出现水肿的原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及系膜增殖性改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可见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有轻中度增生,系膜细胞也增多,重者增生更明显,且有炎症细胞浸润等渗出性改变。增殖的细胞及渗出物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一般在4~6周内逐渐恢复,少数呈进行性病变,演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
至于具体原因,首先:由于免疫反应主要损伤肾小球,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从肾小球滤过的水钠减少,而肾小管损伤较轻,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仍能将滤过的水、钠大部分重吸收,引起少尿、水钠潴留而出现水肿。但此时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增高,会增加肾小球血流量,改善GFR;同时血容量增加反馈遏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肾素和醛固酮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有利于恢复体内钠平衡。如果两者平衡则水肿缓解或消退,失衡则发生水肿。
其次,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的免疫损害使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及液体渗入组织间隙,水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高,也是发生水肿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