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怎么治疗
北京武警总队第二医院 2014-09-10
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窦性过早搏动罕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中医分析早搏5种病因
第一种:心气亏虚。多因年迈气虚,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或久病体虚,气血双亏,心气乏源,致心气不足以推动血脉运行,血行不畅,心脉受阻,气血不能衔接而致。
第二种:心血亏损。多为久病体弱,或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或劳倦过度,导致心血耗损,致心失所养而发病。
第三种:心阳不振。素体禀赋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引起过早搏动。
第四种:心血瘀阻。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心血亏耗,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或是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合于心,均可导致血脉瘀阻,使心失所养,而致本病。
第五种:痰扰心神。忧思郁怒,情志所伤,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火扰心,则心悸、怔忡,时发时止;或外邪入侵,化热烁津,痰火内扰,心神不宁而致病。
早搏的危害
早搏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功能性早搏多见于健康人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孩子,常因过劳、精神紧张、消化不良、情绪激动或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因素引起,往往因运动或心率加快而早搏消失。器质性早搏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常见于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等某些药物中毒、急性感染等,早搏常在运动或心率加快时增多。
功能性早搏一般为良性早搏,次数少于5次的为偶发早搏,一般不会影响心脏的血液排出量和供血,对健康影响不大。如果每分钟 6次以上称为频发早搏,一般可以伴排血量减少 ,出现心脏、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如胸闷、心悸、头晕无力等,这种早搏要是发生在一个原有严重心脏病的人身上,可能会使他很快发生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情况。所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到医院检查确诊。
早搏的危害大小存在个体差异,一旦发现早搏,应立即去医院作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因,积极消除各种诱因,使症状得到缓解。
早搏的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心脏骤停紧急治疗
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造成有效排血的停止,称为心脏骤停。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较多但以心血管病多见,尤其是冠心病常...
冠心病究竟还要不要低脂饮...
冠心病究竟还要不要低脂饮食 为了预防冠心病或冠心病事件,几乎所有指南及医师都劝告病人要低脂...
哪些习惯易致心肌梗塞
哪些习惯易致心肌梗塞 现在心肌梗肌在这个社会并不陌生了,但是对这种疾病的一些情况好多人还是...
爱吃甜食小心惹来心脏病
爱吃甜食小心惹来心脏病 心脏病对于人们身体所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不注意心脏病发作,生命...
用饮食“缓解”你的心律
用饮食“缓解”你的心律 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因此饮食的内容对身体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