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血栓形成也会造成静脉曲张

太原同济医院   2012-03-15

  静脉曲张是一种很常见,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7%,也就是说我国有近1亿的患者患有不同的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早期治疗起来并不复杂,后期因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就会加大治疗难度及造成较大的危害。静脉曲张发病原因也有很多,主要包括久站、久坐、重体力劳动、肥胖、妊娠、先天瓣膜发育异常等,另外大部分人不了解的是,血栓形成也会造成静脉曲张的发生。下面太原同济医院周围血管病科赵主任就来介绍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静脉炎发病者人数较多,是指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且常常伴有血栓形成。静脉炎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血栓可以引起炎症,炎症也可以引起血栓,两者互为因果。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浅层和深层静脉炎两类,其临床表现症状是:

  (1)浅层静脉炎,好发于下肢的小腿、胸静脉及股骼静脉,前者为小腿肿胀,后者以大腿肿胀为主。患肢肿胀呈筒状,伴疼痛,行走加剧,远端有压迹,皮肤浅灰紫,浅静脉扩张明显。约1~2个月后,患肢胀疼可渐缓和,但肿胀往往朝轻暮重,与活动有关。少数转为慢性的静脉回流障碍,患肢浅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周围炎,甚至郁血性下肢溃疡感染。

  (2)深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2―5公分,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一般患肢无水肿,全身无症状。

资讯推荐

雷诺氏综合症的日常预防措...

  太原同济医院周围血管病科赵主任介绍,雷诺氏综合症的典型症状表现是:发病处皮肤苍白、僵冷、出汗、麻木、针刺...

雷诺氏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

  雷诺氏病又称雷诺氏综合征和雷诺氏现象,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

雷诺氏病的诊断标准

  目前对雷诺病尚无统一的标准,参照国内外专家学者拟定诊断标准,若符合如下各条标准方可诊断。即使这样,也有个...

什么是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是雷诺氏综合征的简称,是指肢体动脉和小动脉出现阵发性收缩状态,常于寒冷或精神紧张时发病,表现为肢...

雷诺氏病的症状

  雷诺氏病的症状  患者常会在受冷或情绪激动后,手指皮色突然变为苍白,继而发紫。发作常从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