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原因
昆明瑞普眼科医院 2012-03-06
近视眼的原因。过去看法不统一,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简介如下:
1 内因
⑴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⑵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2 外因
即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 使肯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 眼内压也相应升高 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 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 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 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 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糜烂剂后 视力可能改善在完全恢复 因此 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 但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 球壁逐渐延伸 眼轴拉长 近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缓解 特别是青少年时期 不注意视觉卫生 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 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
最近有人用 “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观察“环境与遗传因素在近视患病中所起的作用 ”其法为对于原视力正常的学生 在两年后的随访中对影响近视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其结果如在遗传因素方面:父母双方均无近视 一方有近视 双方均有近视的子女中 近视新患病率之比为1∶2.6∶3.8;在环境因素方面:课余阅读时间为1~2h∶3h∶4~5h的近视新患病率之比为1∶2.1∶3.2 因此 遗传和环境是影响学生发生近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另外,从广义上说 大气中微量元素的污染,营养成分的改变和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教具等,亦为客观因素。且均有影响学生近视发生的报道,但这些因素与看近引起近视相比较,则是次要的。
以上就是关于“近视原因”的介绍。温馨提示:更多咨询您可以点击在线医生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