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值反映了什么

燕郊人民医院   2012-11-19

  早餐前血糖(6:00~7:700血糖值)

  临床意义:我们一般将6:00~7:00没吃饭时测得的血糖称为“早餐前血糖”。这个时间段的血糖值一方面体现胰岛素B细胞的残存功能控制夜间基础血糖和凌晨升高的血糖(黎明现象)的能力;另一方面体现降糖药的远期疗效。如果此时间段血糖高出正常范围,说明残存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和降糖药的远期疗效均较差。

  午餐前、晚餐前、睡前血糖

  临床意义:餐前血糖一般体现正常人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患者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说明降糖药物的远期疗效。如果降糖药的远期疗效差,也许餐后2~3个小时的血糖最低,到了下一餐前血糖升高,不能保持正常情况下的血糖最低值。

  三餐后2小时血糖

  临床意义:餐后1小时往往是血糖最高的时候,通过刺激胰岛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会使血糖降下来,到了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恢复到空腹水平,至少降到 7.8mmol/L以下,如果是糖耐量损害或糖尿病患者,则餐后2小时血糖很难维持这个水平,经过治疗后,通过测这个时段血糖,可反映治疗效果。另外,怀疑有糖尿病,也需要测餐后2小时血糖来帮助确诊。一些患者习惯只监测某一餐后2小时血糖,实际上应该三餐都监测,因为每餐后血糖变化都不一样。

  夜间血糖

  临床意义:夜间入睡后机体代谢水平最低,虽然有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理节律的影响,但是由于同时有胰岛素适当的分泌,所以正常情况下,这应当是一天中血糖最低、最平稳的时候。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夜间血糖也应当是最低的。如果夜间血糖高,可能导致早餐前血糖高,这和夜间不高、只凌晨才高的黎明现象是不一样的,有必要进行鉴别。通过多时间点监测夜间至早晨血糖,如0:00、2:00、4:00、6:00,从而分析导致早餐前血糖高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随机血糖

  临床意义:一些特殊情况对病人血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劳累、剧烈运动、生病、情绪变化、月经期等,血糖都会明显波动。患者日常要留意这些特殊情况,尽量把对血糖有影响的因素控制到最低。

  另外要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约10分钟之内)。当发生低血糖后,身体中很多升糖激素马上释放,10分钟左右血糖就会升高,而且会大大高出平时的水平(称 “杰反应”),所以当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捕捉低血糖的瞬间。如果血糖测晚了,血糖正常或高血糖,就难以确定是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应还是本来就没有发生低血糖,这两种情况的治疗完全相反。

  餐后半小时~1小时血糖

  临床意义:如果吃了消化吸收特别快的食物,血糖可能升高得非常快,所以需要测吃这些食物后短时间内的血糖,如餐后半小时血糖。如果想了解吃普通食物或一般水果(像苹果、梨、橘子等)血糖最高时的情况,应测餐后1小时血糖。通过测餐后半小时~1小时血糖,可能帮助患者了解日常一些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资讯推荐

与老年人谈谈白内障

  相当多的老年人都会得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预防或治疗白内障,手...

24小时血压检测对高血压...

  4小时血压监测就是用一种特定的动态血压记录仪佩带在上肢肱动脉搏动处,仪器会自动定时记录受检者24小时的血压...

春季流行病预防知识

  春季有那些流行病:  1)溃疡病  2)过敏性疾病  3)心脑血...

糖尿病人的饮食

  饮食控制对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多吃蔬菜更是很多糖尿病专家提倡的正确饮食方法,那么,哪些...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脑电图所描记的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