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扫描
桂阳县中医院 2012-11-19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儿童传染性疾病。该病属于中医的“时疫”和“温病”范畴。中医治疗手足口病大致可以分为前驱期、发疹期及恢复期3个阶段,治疗时医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证候进行辨证拟定处方并随证加减。
前驱期
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咳嗽、鼻塞流涕,甚至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舌苔薄白,脉浮数,宜清凉解表,疏散风热,选用银翘散加减治疗。马爱军方用:连翘9克、金银花9克、桔梗9克、薄荷9克、竹叶4克、荆芥穗9克、淡豆豉6克、牛蒡子9克、生甘草6克。治疗患者30例,用药3剂,治愈14例,好转16例,疗效满意。倪振华在银翘散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地进行加减治疗,为使疱疹早透,可加升麻6克、葛根10克;若肌肤瘙痒甚者,可加蝉蜕 3克、浮萍6克解肌透表;发热高者,可加野菊花10克清热解毒。除此之外,对于手足口病早期以外感表证为主、同时伴有少量疱疹的患者,可以采用托疹透毒外出的方法进行治疗,使邪有所出,热毒得泄,疾病得愈。
发疹期
发疹期临床主要症状为口痛拒食,手足皮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局部瘙痒,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夜寐不宁、尿黄赤,大便干结或便溏,舌红、苔多黄腻,脉滑数。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或兼以透疹外出。
疏散风热,托毒外出 对于发疹初期,患者仅见少量疱疹,分布稀疏,或伴有表证,病位主要在肺,可以采用疏散风热、透疹外出的方法,佐以清热解毒,使表邪得解,邪有所出,疱疹得消。李小兰采用自拟透疹汤治疗患者32例,方用金银花10克、连翘5克、栀子8克、防风8克、蝉蜕6克、紫草8克、桔梗8克、滑石10克、车前子6克。发热咽痛者加柴胡、玄参;口唇干燥加芦根。结果痊愈27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96.9%。钱焕洋用解毒透疹汤治疗手足口病54例,方药组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蝉蜕、浮萍各10克,黄芩6克,木通3克,滑石9克,生甘草3克。发热咽痛者加柴胡、桔梗;便秘者加生大黄;津伤明显者加天花粉、玄参。1周内治愈46例,8例因局部感染严重,于8~12 天内治愈,疗效显著。
清热解毒除湿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乃由湿热疫毒感染所致,因此治宜清热解毒祛湿,野菊花、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药以及茯苓、薏苡仁等祛湿药常作为必用药物。肖诏伟等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祛湿药,随证加减,自拟卤地菊汤治疗手足口病患者62例,取得很好的疗效。方药组成:卤地菊15克,金银花、板蓝根各12克,蚤休、萆薢各9克,荆芥6克,防风、苍白术各4.5克,黄连、蝉蜕各3克。煎服,每日1~2剂。
对于湿重于热者,临床症状除见大量疱疹显现,疱中含有脓液外,还伴有大便稀溏,苔黄腻,脉滑。治疗应以化湿为重点,兼以清热解毒。刘敏采用经方葛根芩连汤治疗44例手足口病患儿,基本方为葛根12克~15克、黄芩6克~9克、黄连2克~4克、甘草3克~5克、升麻3克~5克、赤芍7克~9克、浮萍7克~9 克、薏苡仁12克~15克、白茅根12克~15克、竹叶7克~9克。大便干结加生大黄3克~5克(后下);发热无汗加青蒿5克~6克(后下)、荆芥5 克~6克(后下);高热持续不退加石膏30克~45克、羚羊角1克~2克、水牛角12克~15克。同时对照组40例患者以病毒唑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75.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蛇虫鼠蚁入药偏方疗效揭秘
“童子尿”在古代是药方,在现代却被不少人认为是偏方。而“童子尿”外的各种偏方,如夜间遗尿吃水蟑螂、吃蝎子治...
最易乱用的3类中成药你犯...
中成药为多种中药提炼或煎煮有效物质而成,数种中药中的几百种成分混杂在一起,最后直接以化学物质作用人体,一旦...
饭前喝汤的养生保健作用
饭前喝汤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
糖尿病人主餐外的饮食选择
糖尿病人除有计划地安排每日的热卡、三大营养素摄入外,还应注意主餐外的饮食。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可溶...
中医防支气管哮喘法——不...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对某种或多种物质过敏,当机体接触这些致敏物后 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