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思念成疾难耐孤独 “空巢”老人患上精神病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2012-01-10

  近年来,老年人精神类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比例**的就是老年抑郁症。由于很多儿女疏于和老人沟通,一些老人虽然衣食无忧却往往在孤独中度日,长此以往便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

  52岁的胡阿姨是个典型的“空巢老人”,多年来,子女均外打工,近两年来,子女们又陆续成家,在外扎根,很少回家。性格原本就比较内向的胡阿姨开始变得很孤僻、不愿意与人来往、脾气暴躁、偏激、对难得回来一次的子女呈现出敌对情绪。去年,其子女觉得她精神异常,曾带她到当地精神病院治疗,但效果不佳。今年以来,胡阿姨精神异常症状加重,拒绝服药,晚间不眠,经常大吵大闹,已明显影响邻里生活。半个月前,胡阿姨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三九脑科医院就诊。

  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以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工娱治疗、电刺激等治疗,胡阿姨精神异常症状得以控制,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好转出院。

  【三九脑科医院专家点评】

  随着国内人口的老龄化,空巢老人的问题也日渐突出。长期不见儿女的面,老人心里会恐慌、抑郁,紧张,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病了没人照看,又常牵挂着孩子们。长此以往,容易患老年抑郁症。

  据三九脑科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张延赤主任称,呈现在“空巢老人”身上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有的老人脾气暴躁、偏激、怪异,对看望自己的子女呈现出敌对情绪,实际上是因为,他过于渴望子女的关爱。这种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衰退了,越来越感到无助,认为自己不中用了,对自己一天比一天地衰老产生了恐惧心理,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心情更加抑郁。他呼吁更多人关注老人的精神健康,当子女感到父母越来越唠叨、难缠,或者重复做一些怪异的动作时,就该引起重视了。即使有的老人爱唠叨,作儿女的也要将心比心,要理解老人,要知道,“老变小”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女常回家陪老人聊聊天,是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较好药方。很多老人怕给儿女添麻烦,不会特别要求儿女常回家看看,但这些老人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多压力的。

资讯推荐

她为何总是胡言乱语

  0岁的李女士,2005年从工厂返家后,就开始在家中又哭又笑、吵闹、骂人。诉家人对她不好,怀疑其父亲与嫂子有...

喜欢打头的孩子

  小瑶是个多动的小姑娘,今年才4岁多。喜欢蹦蹦跳跳,经常一个人拍打自己的头部及嘴巴,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耍,...

中老年人食肉过多易患结肠...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28日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每日食肉过多会增加中老年人患结肠癌的风险。  ...

别把急性胰腺炎当成胃病

  由于急性胰腺炎和胃病都有类似恶心呕吐等症状,现代人又抱有“十人九胃”的思想,对胰腺炎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把...

脸上的皱纹有真有假

  人的皱纹有不同的类型。以产生的作用力来分,有体位性皱纹(自然性皱纹)、动力性皱纹、重力性皱纹、混合性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