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磁共振增强在肝脏的应用
淮阳县人民医院 2012-11-06
目的:评价低场磁共振增强对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年9月--年12月92例具有完整资料并经临床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肝脏病病人。结果:肝癌58例其中24例小肝癌11例动脉期均匀强化,6例动脉期中心点状强化,7例动脉期边缘环状强化;包膜延迟强化13例.巨块型肝癌22例动脉期病灶边缘及部份病灶中心强化,始终无填充;弥漫性肝癌8例动脉期边缘或中心强化合并门静脉癌栓5例;转移瘤4例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中央坏死信号低病变呈“牛眼征”;上述病灶动脉期强化区域在门脉期延迟期均呈低信号。血管瘤34例其中小血管瘤14例动脉期均匀强化,信号和主动脉信号接近,门脉期延迟期始终为高信号,信号高于正常肝实质;8例动脉期边缘环形或中心结节样强化逐渐向内填充;2例动脉期门脉期无强化,延迟期周边强化,5--10分钟病灶大部分填充呈等或高信号;巨大血管瘤10例边缘结节样强化逐渐向内填充,门脉期延迟期动脉期强化区域呈高信号并几乎完全充填,2例内部呈条状低信号。结论:低场磁共振根据病变在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强化特点同样能对病变做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且低场磁共振运行成本低, 无辐射,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