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便秘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有以下五种类型

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   2012-11-03

  (1)直肠前膨出(直肠前突)

  女性多见,男性偶发,前膨出直径大于3cm,有手法助便患者手术效果较好。直肠前膨出大于1,5cra,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分为经直肠修补及阴道修补两种。前者临床上常用,有效率达76,5%~98.5%。

  (2)直肠内套叠又称直肠黏膜脱垂,本症多发生在直肠远端,部分患者可累及直肠中段。直肠内套叠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

  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经直肠肛门黏膜纵行缝扎,硬化剂注射固定。

  ②直肠远端松弛黏膜用胶圈套扎。

  ③delorme手术。

  ④经腹直肠固定。

  (3)耻骨直肠肌肥厚 这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其病因尚不清楚。临床症状为渐进性加重的排粪困难,排便过度用力,便条细,便频,排便时间明显延长,可达1~2小时。直肠指诊感肛管紧张度增高,耻骨直肠肌肥大,质较硬。肛管压力测定显示静止压及**缩窄压均增高,气囊排出时间延长或不能排出。耻骨直肠肌肥厚有异常肌电活动,结肠运输时间显示直肠滞留,排便造影有“搁架征”。若耻骨直肠肌肥厚已有纤维病变,保守治疗常无效,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后方部分切除术、后方部分切断及侧方切断。切除术疗效较好,有效率为75%~100%,而切断术疗效为8%~50%。部分病人术后疗效近期好,但1~2年后便秘可能复发。

  (4)乙状结肠膨出 多为骨盆松弛症的一部分,往往与多产、高龄、肥胖、便秘及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妇科手术特别是经阴道子宫切除后,致乙状结肠膨出多见。排粪造影可准确、客观地评价乙状结肠膨出,膨出分为Ⅲ度,对Ⅱ~Ⅲ度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5)器质性改变 肛管内括约肌长期痉挛性收缩,最终也可导致肥厚变性,转化为器质病变。往往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是治疗此病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目前对手术治疗顽固性便秘仍有争议,手术治疗便秘的地位有待长期实践结果来确定,因此目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惟有经长期保守治疗失败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

资讯推荐

有效预**症饮食原则

  可以说大多数人是谈癌色变,对癌症患者也敬而远之。事实上,90%以上的癌症是由外部环境导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

保护直肠,从健康饮食开始

  结肠直肠癌是结肠或直肠内的细胞异常生长所形成的癌症。源发在结肠部位的癌细胞称为结肠癌,源发在直肠的称为直肠...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1.内科治疗(非手术治疗)  该病已经确诊,应先由痔治疗,即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劳,需卧床休息...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1.大肠克隆氏病  病变为节段性大肠溃疡,后期呈鹅卵石样改变,其病理学检查鉴别尚有困难。手...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或渐进出现腹泻、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常伴有腹痛、乏力、全身不适、腹胀、里急后重,重者发热,也有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