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2-11-02

  1、发病年龄不同: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18~25岁青年女性,以生育期女性多见。乳腺纤维腺病以35~40岁为好发年龄。

  2、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一般与性激素水平失衡、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倾向有关,且多为单侧,少数患者亦可双侧乳腺内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范围较小。肿瘤一般直径在1~3c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无其他特殊不适。乳腺纤维腺病发病原因与卵巢机能失调有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较硬的肿块,可推动,病变范围较广。病人常感乳房胀痛,有时疼痛难忍,月经期前更甚,或常触及乳腺内有肿块,压痛,肿块质地较软或稍硬。有时可有乳头溢液,可为浆液性,黄色,少数带血性,常需乳管镜检查以确定溢液确切部位及乳腺切除范围。

  3、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在光镜下,可根据其纤维和上皮成分的生长程度及其相互结构关系,分为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乳腺纤维腺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小叶腺泡、末梢导管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变通常局限于乳腺的某个或某几个区段内,范围较乳腺纤维腺瘤广,程度亦较乳腺纤维腺瘤重。

  4、治疗方式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因其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故一般行乳腺肿块切除即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小,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乳腺纤维腺病的治疗是手术与药物兼顾的综合性治疗。手术目的是将疑有恶性病变的局部病灶行乳腺某区段或某几个区段切除,且通常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创伤较大,并需做多处病理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还应服用相关药物行内分泌治疗,且需经常复查和体检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5、术后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癌变几率较低,手术切除后有复发、再发可能性,但其发生率较低。乳腺纤维腺病患者手术后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正常人群高。因此,术后需服用相关药物治疗;还应定期到医院做乳房检查。(普外科 杨国山)

资讯推荐

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需预防...

  特殊的护理主要针对于中重度患者,护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通过调整周围环境,使之与患者...

脊灰疫苗共有两种糖丸**...

  免疫接种脊灰疫苗是消灭脊灰、维持无脊灰状态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目前我国使用的脊灰疫苗主要有...

正确理解服药的“首剂加倍...

  常有人在就诊时发现,医师根据病情需要会对用药方式进行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建议患者首次用药剂量...

夏日炎炎话中风

  夏天又到了。这也是一个中风容易发生的季节。  中风在现代医学里属于脑血管疾病...

夏季外用药物四误区

  夏季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很多患者认为皮肤病是小问题,喜欢自行购买一些外用药物治疗。其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