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浅谈中医养生(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12-11-01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的观念逐渐为世界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中医养生奉为时尚和潮流。那么,中医养生的历史沿革如何?它有何养生要旨?之前,我们分享了中医养生专家、无限极科学顾问委员会中医组方咨询与评价顾问周民权教授所著《浅谈中医养生》的上半部分,继续刊登该文的下半部分。

  中医养生要旨

  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还包括:膳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五脏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顺时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静神养生等诸多方法。但其中心思想不外乎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平衡心态,愉悦情志;饮食起居,益气养精;动静适宜,形神共俱等几个方面。如《灵枢?本神》篇说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生气通天”、“天人相应”的思想,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合一,协调阴阳”。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人们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正常变化规律,慎防自然界异常变化的影响,主动调整自我,才能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健康,避免外邪的侵入,不生疾病,从而达到养生保命的实际意义。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也。

  如何适应四时寒温、天地之气变化的规律,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古人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写道:“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就是说:春天三个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俱呈生发之气,一片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可以晚些睡眠,早些起床,披开头发,舒缓形体,思想活泼充满生机。像对待出生的万物一样:只让其生长,而不要杀害;只给予生发,而不应剥夺;只应赏心悦目,而不应催残身体。这就是适应春天的气候,调养“生发”之气的道理。

  平衡心态,愉悦情志

  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心理上的健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平衡的心态、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思想极端、情绪波动和不合实际的追求,从而保证脏腑协调、气血旺盛、疾病不生、健康长寿。

  中医“七情”理论:“过喜伤心、怒则伤肝、忧思伤脾、悲则伤肺、惊恐伤肾”的观点,精辟地总结了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影响人体脏腑功能协调、终其天年的不利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志。人的精神状态正常、心态平衡、情志愉悦,机体适应环境、防御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祛病、延缓衰老的效果。

  饮食起居,养精调神

  中医学把人身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精、气为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为人体养生之根本,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显然,“精”在人身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素问?金匱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也。”

  所谓“饮食有节”,其一是指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大体要有固定的时间,不能饥一顿、饱一顿,打乱脾胃正常的活动规律。其二是指饮食要有节制:饮食量要适中,不能过量增加胃肠负担,又不能过少而导致营养不良;营养均衡,调和五味,日常既要混合膳食、不偏食,又不要嗜食过度。

  所谓“起居有常”,即要求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还要适应四时气候、昼夜长短的变化。

  动静适宜,形神共俱

  “生命在于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便早日康复;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运动,通过运动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经常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消化、改善循环,从而达到坚强意志,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对于运动,中医强调的是:保持经常;量力而行;动静适宜,劳逸结合。

  要保持健康,维持高质量的生活,必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通过经常、适中、有规律的运动,改善人体脏腑的功能与协调,促进气血的运行,会将我们铸成一个具有体魄健康、精力充沛、神态旺盛的机体。所谓“形神共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百病不生,延年长寿!

  以上是对中医养生基本理论及方法的浅显认识和理解,所谓管窥而已,或对有志于研究中医养生学者起到启迪、抛砖引玉之效。

资讯推荐

春季既要养肝也要养肺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春季应养肝,但往往有人在刚入春时会觉得口渴、嘴唇干裂,这多半是养肺“工作”做得不够。中...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怎么“捂...

  “春捂”,是指春季气温刚转暖,人们不要过早脱掉棉衣。那么,捂多久最好最养生?怎么捂才能防病?哪个部位最该捂...

春季养生勿忘防“春燥”

  春天冷热交替的气候加上干燥的空气,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处于“干巴巴”的状态,还会被一些疾病“盯上”。中国中医科...

为什么是胶囊制剂

  因为好把西药磨碎了,混到中药碎末里,然后装到胶囊里去,号称是纯中药,实际是把不同的抗精神病...

首先先解释什么是假中药

  中医的治疗手段一般有1)中草药:大夫开方熬成汤药,每天服用。2)中成药:正规药厂生产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