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防重于治
西安市中心医院 2012-10-3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急剧的增加,1990年起已经成为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头号杀手,并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状况。根据2006年和2008年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大约占死亡构成比的34.8%——40.3%,呈不断上升趋势。
《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年报》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死亡100多万人,现患脑卒中700万人;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下肢动脉硬化症患病率为2.1%~22.5%。每年全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达300万人,每死亡3人就有1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大量调查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及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这些危险因素发生率不断升高,控制率却极低。2002年公布的《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1.6亿人,吸烟者3.5亿人,被动吸烟者5.4亿人,血脂异常患者1.6亿人,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肥胖患者6000万人,超重者2亿人。目前每年新增高血压或血脂异常人数1000万人,1992~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大城市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上升40%。在我国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的同时,控制率却极低,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全国血压控制率仅为6.1%;2006年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表明,治疗患者血脂控制率仅为50%,在高危、极高危人群血脂控制仅为49%和38%;2006年糖尿病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达标(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004年全球52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的研究发现,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8种已知的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和精神紧张。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水平和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h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与否用体重指数(BMI)来判断: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男性BMI>=27.8,女性BMI>=27.3为肥胖,肥胖者大多伴有血脂异常。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此外,尚有遗传、环境因素等。如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指父亲在55岁前或母亲在65岁以前曾发生冠心病)的人可能更容易发病。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职场压力也让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因此,环境心理压力也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现在是减少危险因素的时候了!
对还没有发生冠心病的人群进行预防称为一级预防,主要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致病的危险因素来实现。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从20岁就应该开始预防冠心病发作,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将危险因素控制到最低。对超过40岁的人来说,可能一次冠心病发作就是致命的或致残,所以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预防工作开始得越早,你的心脏就会跳动得越有力越健康。
1)戒烟:如果你在吸烟,请马上开始戒烟。如果你的家人吸烟,请动员他们戒烟。虽然戒烟的过程很艰难,但冠心病的恢复或长期慢性冠心病所带来的痛苦更难忍受。下决心戒烟吧,如果有困难,可以到专门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2)膳食营养:健康的饮食是与心血管病做斗争的最好武器。食物的质和量会影响到冠心病的很多危险因素,如胆固醇、血压、血糖和体重。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有维生素、矿物质、纤维和其它卡路里低的营养元素。富含蔬菜、水果、谷物、高纤维食物、鱼类、优质蛋白、无脂或低脂的奶制品是膳食的主要部分。为了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应将你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协调一致,以将你吃进去的能量合理地消耗掉。
3)控制血脂:动脉里堆积的血脂像“不定时炸弹”,迟早会引发心肌梗死或中风。必须要减少摄入饱和脂肪、胆固醇,并积极运动。如果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脂指标下降至正常,那么药物治疗就很关键了,可以请医生为你开出处方。
4)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饮食中盐的摄入,按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物,并合理运动,使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合并肾病或糖尿病,则应控制在更低水平。
5)每天坚持适量体育锻炼:研究显示,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血压、血脂,并能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 其实锻炼少也比不锻炼好,即使你没空,每次锻炼10分钟仍能获益。这里教大家一个公式:170-年龄=运动时每分钟最快的心跳,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年龄是65岁,算出来就是每分钟105次心跳,就是说你在运动的时候要把心跳控制在这个限度之内。锻炼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比如散步、骑自行车、游泳、做家务简单易行,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6)控制体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在我国日益壮大,不仅包括成人,还有越来越多的儿童。营养健康、控制热量摄入、体育锻炼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唯一方法。肥胖会让你更容易血脂升高、血压升高、血糖升高,体质指数(见前)将帮助你评估自己的体重是否合格。
7)控制血糖: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相比其他人,血糖控制不好的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要高2-4倍。
8)减轻压力:科学家们已经注意到生活压力和冠心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例如,心理压力大的人通常会吃很多、开始吸烟或较平时吸更多的烟,从而增加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年轻时的压力过大会增加中年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保持平和的心态是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遇到不开心的事不要积在心里,可以向朋友诉说,或者大哭一场,听音乐、看电影也是不错的宣泄方式。
9)限制饮酒:过多饮酒或酗酒能升高血压,导致酒精性心脏病、高甘油三酯、心跳不规律,甚至精神障碍。有研究表明,中等量的饮酒(女性平均每天一杯或男性平均每天两杯)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但仍不推荐不饮酒的人们开始饮酒,更不建议饮酒的人增加酒量。
我院成功完成一例高龄患者...
年10月30日中午12时,医院接到通知,有一位急性脑栓塞患者要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内科ICU溶栓小组成员...
我院消化科成功开展治疗早...
日前,一位高龄的男性患者因食管中段早癌在我院消化科施行了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BM)。手术历时仅半小...
别把桂圆干当成零食吃
林女士是公认的好脾气,只要同事喊她做事,整理文件、外出跑腿,她总是笑脸相迎。这些天,林女士正好要赶项目,为了...
牛奶最好别加热喝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直接把袋装奶放进微波炉或开水中加热,包装材料中的部分物质会分解,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包...
凉席凉快警惕滋菌
人们在选购凉席时,往往缺乏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不少价格便宜的凉席,譬如用苇、草编制的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