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息肉可能变肿瘤长了息肉尽早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2-10-29

  也许您听过息肉这个名词,但您知道息肉究竟是什么吗?息肉是肉眼所能见到的突出于黏膜的赘生物,好发于消化道。在病理组织学上,息肉可以是上皮的增生性病变、炎性病变、真性肿瘤,也可以是结缔组织增生或肿瘤所致黏膜的隆起。

  息肉以长在大肠最为多见,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带蒂、亚蒂和广基无蒂;从数目上可分为单发和多发。息肉大小可自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多发性息肉通常50~60个,患息肉病时息肉数目超过100个,多为家族性。

  首先说说上皮源性的息肉。食道主要是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和纤维血管性息肉。

  胃息肉大致分为以下6种。

  1.增生性息肉,其本质是反应性增生。

  2.错构瘤性息肉主要见于青少年,可有皮肤黏膜黑斑或黑色素沉着。

  3.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儿童,成人也可以发生,称为潴留性息肉。

  4.异位性息肉,主要由异位的胰腺或十二指肠Brunner腺构成。

  5.炎症性纤维性息肉,是一种罕见的以炎症性间质为主要成分增生而形成的息肉样改变。

  6.腺瘤性息肉,属于良性肿瘤。因上皮伴有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可以细分为管状、绒毛状、管状绒毛状混合型。本肿瘤癌变率为10%~30%,其中以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小肠息肉的发生率远远低于胃和大肠,主要有炎性息肉和十二指肠腺腺瘤、胃底腺异位和胃黏膜异位形成的息肉状增生。

  大肠(盲肠、结肠、直肠)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纤维性息肉,病变与胃息肉相同。炎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不会癌变,增生性息肉和Peutz-Jepher息肉癌变几率很低。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管状绒毛状、锯齿状腺瘤。目前认为,管状腺瘤癌变率为5%,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0%,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40%。类癌在肠镜下,往往表现为小息肉。

  息肉除了上皮源性,还有非上皮源性隆起病变,比如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胃肠道间质瘤。血吸虫卵性息肉是指血吸虫卵沉积于肠壁并刺激上皮和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其表面被覆上皮可以恶变为腺癌。

  总之,息肉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之间有着一定关系。如果长了息肉,尤其是大于1cm的一定要早切为妥,以防止发展为恶性肿瘤。切下的组织一定要送病理检查确定息肉性质,以便进一步治疗。

资讯推荐

莫随意修剪眉毛

  对于爱美女士来说,眉毛、腋毛、眼睫毛等毛发均是打理的重点部位。打理好眉毛、腋毛、眼睫毛,可能会看起来更干净...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抗体要补...

  成人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传播,对成年人而言,性生活、修足、文身、扎耳环孔...

坏情绪让胃肠道“变脸”

  消化病人看完病,医生常会叮嘱一句:“一定要情绪稳定,心态开朗”。这句话看似是“医疗套话”,但确实很重要。...

宝宝喝完奶别倒头就睡

  宝宝睡觉前喝瓶奶,容易入睡也睡得香,很多家长觉得这是个好方法。但这样做可能会引发孩子患呼吸道疾病。...

每周运动3小时延缓衰老1...

  经常运动有很多好处。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长的有氧运动,能提高血液的输出量,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