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无声无息的流行病:骨质疏松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2-10-28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健康、结实的骨骼让人们直立、挺拔、有活力、有尊严。如果骨骼变得疏松、变形甚至骨折,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退化性骨骼疾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特征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行变,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换句话说,就是骨强度降低,导致抗骨折能力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局是骨折,而发生过一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

  尽早筛查 及时防治

  骨质疏松的发生是悄悄的、隐蔽的,一般无任何症状和信号,因此骨质疏松症又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许多老年人在骨折发生前从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直至发生骨折才如梦初醒,此时后悔已晚。若能使疾病尽早得到筛查和诊断,就要对个体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尽早评估,及早采取防治措施,这对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大有裨益。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活动主题是:减少自身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这就是说,人们需要了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

  种族 白种人和人骨质疏松的危险高于黑人。

  性别 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更容易罹患骨质疏松。

  年龄 骨密度随增龄而下降,骨折率随增龄而上升,所以年龄是骨质疏松症最明确的危险因素。

  绝经 女性绝经后3~5年可发生骨的快速丢失,易患骨质疏松症。

  家族史 父母有过髋部骨折,子女发生骨折的危险也增加。

  低体重和低体重指数(bmi) 身材瘦弱者骨量低下,易患骨质疏松症。

  营养 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钙吸收障碍,可导致骨质疏松。

  性激素低下 男女性激素缺乏都会发生骨质疏松。

  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过度饮酒、过多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等易发生骨质疏松。

  缺乏体力活动和身体锻炼 长期久坐及卧床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增高。

  患有某些疾病 如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易致骨质疏松。

  以上诸因素可用来评估个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有多大。当发现自己具备一项以上危险因素时,应当到医院请有关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出适合本人的个体化防治措施。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涉及多科室,一些医院中的骨科、内分泌科、妇产科、老年科、康复科等,都可能有诊治骨质疏松症的门诊。

  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查

  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是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如果您存在以下情况,就应当到医院进行密度检查:

  1. 65岁以上妇女和70岁以上男性。

  2. 65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绝经后妇女。

  3. 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老年男性。

  4. 有脆性骨折史的男、女成年人。

  5.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6. x线摄片已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7. 已接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需进行疗效监测者。

  减少危险因素的主要措施

  基础措施 指调整生活方式,如适当营养、戒烟、少饮酒、少喝咖啡和碳酸饮料、适当进行体力活动、经常晒太阳、补充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等维持骨健康的基本补充剂、在日常活动中预防跌倒等。这些基础措施非常重要,虽然不难做到,但是贵在坚持。

  药物治疗 对有多项上述危险因素伴骨密度减少,或已有骨质疏松症,特别是已经发生过骨折的患者,仅采取基础措施是不够的,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一些药物,以阻止和减缓骨质疏松的进展和预防再次发生骨折。

资讯推荐

拉肚子也能“拉出”脑梗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拉肚子在大部分人眼里算不上什么大病,偶尔出现一两次那是正常情况,特别是在季节交换的时候,...

准妈妈须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张怡(化名)怀孕已经23周了,这几天上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她听说此病难以自愈,可能会...

牙膏中的6个小秘密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口洁白亮丽的牙齿,那是美丽的象...

吃番茄有六大禁忌 千万不...

     番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由于其丰富的营养物质而颇受...

美国睡眠协会公布较好睡眠...

       睡眠是一个系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