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神奇介入治愈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随州市中心医院   2012-10-27

  ——医院介入科

  本报记者报道:近日,我院介入科成功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采用溶栓治疗 治愈一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获得显著疗效。

  该患者男性,43岁,一个多月前因脑外伤行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曾多日卧床,3月6号左下肢突发肿胀,疼痛,来我院就诊,行B超检查示患者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遂入住介入科。入院时,患者左足,左小腿及大腿明显呈重度凹陷性水肿,大小腿肌肉紧张,活动受限。为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在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正常的条件下,经介入科章万勇、廖云忠、孔宪国等全科医师大会诊后,急诊采用介入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静脉通路在下腔静脉下段成功放置一枚贝朗下腔静脉滤器,从而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保护伞。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一周,患肢稍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患肢穿弹力袜。考虑到患者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仔细认真研讨,我们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定期检测纤维蛋白原值的条件下给予尿激酶经左侧足背静脉滴注行溶栓治疗十天;在定期检测凝血酶原值的条件下给予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行抗凝治疗七天后改用口服华法令继续抗凝治疗一周,出院后继续口服拜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同时辅助性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行扩容治疗和给予香丹静脉滴注行扩管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左下肢肿胀逐渐缓解。出院时,患者左下肢已无明显肿胀,肌肉松弛,活动自如,康复如初。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此病可留下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后遗症,严重损害患者健康。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患本病,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起病较急,一侧肢体突发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快,多普勒超声及介入下肢静脉造影是该病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包括非手术性溶栓治疗和外科手术取栓治疗。但不管哪种治疗方法的采用,髂、股静脉部位的大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是该病最大的风险,所以为减少此风险,现代医学主张一旦确诊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急诊介入手术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新鲜血栓可采用动静脉内介入置管术溶栓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疗效。

  如前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现实生活中已成为常见病,主要预防措施有: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手术操作应轻巧,避免血管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应更为重视。

  我市每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约在300人左右,他们均因病情危重转入其他大型医院治疗,总费用约为我市的2倍以上,而通过此例病人的抢救治疗,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可在本院介入科治疗。疗效一定让您满意,让您无痛苦,无后遗症,康复健康生活。

资讯推荐

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跨越式...

  元月10日下午,市中心医院召开全体党员、中层干部和医药技科室员工代表大会,集中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动员广大...

市中心医院到驻点村扶贫送...

  2月4日,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张振建带领医院部分党员干部到对口帮扶的环潭镇苏扶贫送温暖,送去扶贫款一万元,并...

如何消除和避免脑血管病的...

  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有数十种之多,它贯穿在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工作之中,避免这些因素会给许多易患者带来很大的好处...

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将“烟草业干扰”选定为下届世界无烟日的主题。2012年是第25个世界无烟...

夏日如何防蚊虫叮咬

  蚊子之所以令人讨厌,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睡眠,更重要的是会传播疾病,例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