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诚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12-10-22
10月17日,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北京天坛医院召开“王忠诚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追思会,以表达对王老的哀悼和敬意。卫生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姚晓曦、卫生部医管司司长张宗久、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严力强、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于淼、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李明、北京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方来英、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韦江、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邓开叔,以及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新闻单位的领导,首都医疗单位的领导和医务人员代表,北京市卫生局、市医管局等处室负责人,王忠诚院士的亲属、患者家属、新闻记者代表出席大会。会议由北京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张秀芳主持。
王忠诚院士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内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医学征程中,王忠诚院士为推动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党和政府高度评价,赢得人民群众和患者的爱戴,被誉为“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国内神经外科的脊梁”。为深切缅怀王忠诚院士,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向王忠诚院士学习,为首都卫生事业发展做贡献,北京市卫生局党委决定召开王忠诚院士追思会。
会议开始,全体与会者起立,为王忠诚院士默哀。
大家在共同观看王忠诚院士事迹电视片后,进行了座谈。
与王忠诚院士相识数十年的国内工程院院士、国内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孙燕追忆说,王忠诚院士是临床肿瘤学界的一位楷模,领导学科前进达半个多世纪的大师,他的一生有很多开创性工作,开颅手术过万例,希望医务人员学习他以医报国的精神。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邓开叔说,王忠诚院士被誉为“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国内神经外科的脊梁”,在半个多世纪的医学征程中,为推动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王忠诚院士的学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张俊廷回忆,老师曾教导他,手术室里医生在做每一个动作前,都要先想到会给病人带来什么后果。王忠诚院士的孩子、在美国从事神经外科医师职业的王劲说:“父亲7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研究突破一些疑难病症,父亲是我的榜样。”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王忠诚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的一生,为国家和人民贡献的一生,是医德医风的典范。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王忠诚不仅是学界泰斗,还是好医生、好老师。首都医务界应大力弘扬王院士的思想、品德、精神和作风,希望有更多旗帜性的人物涌现。”
北京天坛医院原副院长、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赵继宗、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张亚卓、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医师张凯、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晨、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李明、卫生部医管司司长张宗久等与会人员都从不同的角度深情地追忆了王忠诚院士热爱祖国、心系人民、献身医学的高尚情操,表达了对王忠诚院士的崇敬与怀念。
北京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张秀芳说,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王忠诚院士“生命至上、救死扶伤、大医精诚”的精神,各单位要积极深入开展向王忠诚院士学习的活动。要把学习王忠诚院士的先进事迹,与当前在国内卫生系统开展的职业精神大讨论和践行北京精神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卫生文化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和动员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争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忠诚卫士。让王忠诚院士未尽的事业继续发展,让王忠诚院士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感冒”竟让年轻人致命
近日,一位年仅25岁的电台女主播猝死家中,引起人们对猝死与感冒病理的关注。感冒虽是常见病,但人们很容易错误...
首都公共卫生咨询热线12...
问题一:做过胆道手术,转氨酶高能不能打?做过蛛网膜囊肿手术,能不能打?有线粒体肌病能不能打?股骨头坏死能不...
乘车防困小妙招
⒈将清凉油抹在太阳穴上,这是最传统的一招。 ⒉咀嚼口香糖建议是薄荷味的。 ...
怎么识别急性脑血管病人
●缺血性脑血管病超过4.5小时,就失去了溶栓机会 快速识别急性脑血管病并及时转运到医院就诊...
现代人更应关注脑血管病的...
当前,“富贵病”不仅在城市里高发,在农村也十分常见。北京天坛医院日前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