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5 求医网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多样、容易误诊的疾病。据报道,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患上胃食管反流病后,就曾经多次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该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展为食管狭窄,甚至诱发食管腺癌,后果堪虑。为此,我们决定探秘胃食管反流病,特别请教了我国首家胃食管反流病专病中心----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主任吴继敏教授,以下是采访内容,与您共享!
专家简介:吴继敏教授, 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对胃食管反流病及其食管外表现有深入的研究,擅长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Barrett食管、反流性哮喘、反流性咳嗽、贲门失迟缓症等的诊治,精通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并擅长多种内镜下微创治疗。
主持人: 吴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能否请您谈一谈目前国内医生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以及国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现状如何?
吴继敏: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以及食管以外部位引起的反酸、烧心、嗳气、咳嗽、哮喘、咽异物感等症状。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油腻饮食较多,清淡饮食较少,这种饮食结构使得胃食管反流病越来越常见,尤其在40~60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生活质量,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很可能与国内医务界对此病的认识和关注不足有关。
其实,胃食管反流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高发慢性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大多数医生通常只注意到烧心和反流,而没有意识到相当数量的患者所表现的咳嗽、咳痰、气短以至“哮喘”、“胸痛”等一系列症状竟也由该病引起,经常笼统地使用普通胃病的治疗方法,从而无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该疾病,并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另外,还有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被误诊为哮喘和其他疾病,延误了病情。目前,有很多消化、耳鼻喉、呼吸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胃食管反流疾病,由于漏诊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在国内,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主要以长期服用抑酸药物为主。药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是目前国际上第一线的治疗方法。但是,仍有相当部分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或带来药物副反应,需要更进一步治疗,如胃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或腹腔镜胃底折叠手术。这两项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而在国内则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
主持人:您谈到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被误诊为哮喘和其他疾病,延误了病情,患者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作为胃食管反流病领域的权威专家,能否请您谈谈筛查分诊的重要性?
吴继敏:尽管胃食管反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正受到医生或患者的日益关注,然而仍普遍存在着胃食管反流病被忽视和漏诊的现象,由此可见,筛查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非常多样,典型和常见症状包括:烧心和反流。烧心感,即自我感觉到胸骨后有烧灼感;反流感,即患者自己有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不典型的症状有:上腹痛、胸痛、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难等,以及食管外症状,如反流性慢性咳嗽、喉炎、哮喘、蛀牙等综合征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有的人可表现为口腔溃疡、口苦、口臭或舌灼热感等症状。而咽炎、鼻窦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复发性中耳炎等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
如果胃食管反流病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不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引起严重不适和食管炎症,从而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例如食管狭窄、溃疡和出血,甚至与食管腺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由于目前人们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不足以及检测设备所限,很可能造成误诊情况,延误患者病情,例如:有些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患者,由于胸痛部位与心脏相邻,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容易将患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另外,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时应排除心脏、胸、食管、胃等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肿瘤、溃疡病等。不同科室的医生,如果认识到胸闷、声音嘶哑、哮喘等症状都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就能够及时将患者介绍到消化科或胃食管反流病专病中心进行进一步筛查。所以做好分诊筛查工作,必须要在医生中间大力普及教育,避免因为误诊、漏诊而延误病情,从而给予患者提供更好的指导。 [page]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成立的初衷[/page]
主持人:我们得知,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是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专病中心,作为中心主任,请你介绍下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成立的初衷及以及近年来贵中心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上取得了哪些可喜成绩,贵中心有别于其他诊疗单位的优势何在?
吴继敏:提到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成立初衷,要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个人经历说起。当时,汪院士得了不明原因的与进食和睡眠有关的严重呼吸困难,被迫5次急症住院,均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是,按照哮喘治疗,病情却越来越重,结合切身体会,汪院士对诊断结果感到疑惑,经过深入钻研及系列检查,终于诊断出病因为胃食管反流。从自身的患病经历,汪院士深切地感悟到,胃食管反流病可以表现为“哮喘”,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才能治疗这种“哮喘”之本。必须积极推广这一概念,以救治众多处于“哮喘”发作危险中的患者。为此,在治疗34天后,汪院士与二炮总医院合作,促成了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的建立。
正如您所提及的,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是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独立病房的胃食管反流病专病治疗和研究中心,以胃镜下Stretta微量射频治疗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结合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并集合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胃肠外科、胸外科、五官科等相关临床科室的优秀人才,多学科交叉融合,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成立以来,我们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推动了手术技术的完善,通过研究、学习和大量实践,使我们的技术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并成规模化。我们通过手术治愈了很多患者,使这些患者对胃食管反流病建立起了正确的认识,逐渐将这项技术介绍给其他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与其他医院相比,独特之处就是将内外科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以疾病中心的治疗模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避免了内外科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引导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比如消化内科医生由于不会做手术或对手术不了解,就会有意引导患者长期服药,夸大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而外科医生可能会为了增加手术量和科室效益,放宽手术适应症,引导患者去做手术,这些倾向性最终使患者得不到全面的信息,从而进行了不合理或过度的治疗。另外,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胃食管反流这个专病上了,这样才能做到“精而专”,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达到最高境界,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还有,我们的治疗重心主要针对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上,因为这些患者症状严重,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也更容易误诊,需要正确的诊治,患者的治疗愿望也是最强烈的,这一点是我科区别于世界上所有其它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的最大特色。
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地为1200余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了食管微量射频治疗,600余例进行了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均取得明显疗效,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是以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在国外,应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已十分普遍,但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能否请您谈一谈您在推广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NF)的过程中有何体会?推广这项技术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何重要意义?
吴继敏: 提起胃底折叠手术的历史,要从1956年说起。当时Nissen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例胃底折叠手术,开创了胃食管反流病手术治疗的先河,1991年Dallermagne等首次报道了LNF,从而将该手术引入微创时代。与传统手术相比,LNF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患者痛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在国外被称为“金牌手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我国开展该手术的时间比较晚,例数也少,只有极少数医院手术例数超过百例。我科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专病中心,由于病源集中,手术例数增加很快,在短时问内突破了数百例,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国际上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认识比较深入,患者对LNF的依从性也比较高,外科医生开展该手术往往比较积极,但这项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临床摸索过程中,我们总结出LNF的手术适应证有:①药物治效果不佳或无效者;②不愿意长期维持用药者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③伴有滑动性食管裂孔疝(Ⅰ型),疝囊直径大于3cm者;④食管旁型(II型)、混合型(Ⅲ型)、巨大型(Ⅳ型)食管裂孔;⑤伴有Barrett食管或食管炎性狭窄的病例;⑥伴有哮喘、咳嗽等严熏食管外表现者。不能耐受全麻、气腹及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为手术禁忌症。
在推广LNF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全国的普外科医生对了解这项技术的需求非常大。所以,我们利用胃食管反流中心规模化的优势,通过学术交流、参观手术等方式,让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来我院学习,从而将这项技术传播出去。同时,我们也想通过学术手段让更多的患者认识到这个技术,使患者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们曾经组织过针对患者的推广活动,但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患者距离医院较远,不能亲自来了解信息,这就需要日后拓展多种途径,如借助网络,来传播这项技术。
过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通常只依靠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控制效果并不好,且药物治疗往往是终生的,经济负担重,而且只能缓解烧心病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反流的发生。而通过手术,能给患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轻痛苦。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中心成立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胃底折叠术治愈了疾病,效果十分显著,因此,推广这项技术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