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兰、郝建宇教授谈胃食管反流病

2013-03-25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光临健康访谈间!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会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

  目前已影响数以千万计的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为此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消化科主任刘玉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郝建宇教授做客专家访谈间,与网友们聊聊有关胃食管反流病方面的话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玉兰

  刘玉兰:各位网友大家好。

  郝建宇: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访谈开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两位专家:

  刘玉兰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学会常委。从事消化科疾病的临床工作20余年,在消化疾病疑难杂症的的诊治及内镜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郝建宇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消化内科主任。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北京消化分会委员,秘书。从事消化内窥镜操作近十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切开取石、内镜下止血、曲张静脉套扎、息肉切除等治疗。

  主持人:很多网友对于胃食管反流这种疾病非常陌生,首先请刘教授为我们解释一下它具体是一种什么病?

  刘玉兰: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道中而引起的一些症状,病人会感觉到一些不适。症状分两类:一类是食管内的,一类是食管外的。

  食管内症状主要表现为烧心、反流。食管外的症状可以表现为长期的慢性口臭、慢性咽炎等,现在有报道认为龋齿也可能和这个病关系,以及中耳炎等等,尤其我们要关注的是慢性口臭、慢性咽炎。

  主持人:现在这个病在我们国家的发病情况如何?有没有这方面的统计?

  刘玉兰:全国的发病情况还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方面的调研,根据一些小样本的调查,显示中国有5%到7%的人群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在国外是15%到20%。但是我们觉得还是需要大规模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才能真正的确定这个疾病的情况。

  主持人:它的发病这些年有没有增长趋势?

  刘玉兰:根据报道和门诊看到的情况,我觉得还是在增加的,而且年轻人也挺多,也可能是以前大家患病没有来就诊造成的。

  主持人:胃食管反流具体的表现,郝教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反流、烧心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郝建宇: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主要是两大类,一大类是食管内症状,一大类是食管外症状。一般反流的情况和进食有关,进食后更容易出现症状,另外夜间睡眠平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还有的情况,我们刚吃完饭、喝完水以后做弯腰这种增加腹压的动作的情况下会出现。

  反流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胃食管反流是一种病理性的反流,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的区别,一个在于发生的频率,如果一周之内发生反流的次数小于两次,我们认为是生理性的。另外一个是反流的严重程度,如果这个病人虽然有反流,但是没有造成不适的情况,再加上次数比较少,我们认为也只是生理的。如果反流的次数比较少,但是每一次反流都严重使患者感到不舒服,我们也认为是病理性的反流。

  主持人:食管内和食管外哪一种更容易出现?

  郝建宇:大多数病人是以食管内的症状为主。一个是病人出现胸部到咽部有烧灼感,第二个典型的症状是反流,多数是酸的反流,但是不是百分之百的都是酸的反流。第三,可能有反食的出现,这是胃食管反流的最大的特征。

  还有一类是食管外症状,有咳嗽、哮喘、龋齿。咳嗽、哮喘这些症状都把它叫食管外症状,有极少数的病人没有典型的食管内的症状,直接表现出哮喘、咳嗽,这部分是最容易误诊的人群。

  刘玉兰:这部分病人长期在耳鼻喉科看病,或者长期到呼吸科看病,其实他的病因不是通常的慢性咳嗽和哮喘的病因,为胃食管反流造成的,他的症状就会很好的解决,所以现在耳鼻喉科和消化科大夫之间的沟通特别多,会很好的解决误诊的问题。

  [page]不良饮食习惯可能造成胃食管反流病[/page]

  主持人:有哪些原因会诱发胃食管反流病呢?

  刘玉兰: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食管下端的松驰。

  什么样的原因会诱发它发作呢?一个是现在报道比较多的不良饮食习惯,比如一直喜欢睡前吃东西,尤其是吃巧克力、浓茶、烈酒等,酒精度数特别高的酒,会使胃食管下段更容易松驰。另外一个原因是肥胖,也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主持人:长期不好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刘玉兰:对。

  主持人:有没有精神压力大造成的胃食管反流病?

  刘玉兰:精神压力大我也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报道,但是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精神压力大会导致这种病。

  主持人:您平时门诊中接触的病人,大概是什么样的诱因?

  刘玉兰:首先这个病原来是一个中老年性的疾病,45到5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升高,但是最近我们也发现很多年轻人,二三十、三四十的人也有。但是总体来说它还是一个老年性疾病,和老年人的生理改变有关系,比如说老年人通常伴有食道裂空疝,它常伴随着胃食管反流病而发病;另外老年人体态也比较胖,腹压大,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具体是否和精神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证据不是很确切。

  [page]胃食管反流的高危人群以及确诊方法[/page]

  主持人:郝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哪些人是胃食管反流的高危人群?

  郝建宇:从门诊来看,它的发病率还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

  在中老年人中,有些人并没有不良习惯,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像我们的皮肤和肌肉松驰一样,食管下括约肌也会松驰,而年轻人多半都是有不良生活史的。

  从我们的临床来看,老年人和饮茶以及长期的吸烟有关系。青年人和饮酒的关系更大一点,特别是高度的酒精导致了松驰。还有一部分喜欢喝碳酸饮料,夏天胃食管反流发病更高一些,就是喝这些饮料造成的,碳酸饮料要通过产气、通过打嗝把热量带出来,恰恰是这些对胃功能造成了一些影响。如果频繁的喝很多碳酸饮料,打嗝会对下食管的功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还有很多老年人,我们发现和吃硝酸脂的药有关,硝酸脂是松驰血管平滑肌的,对下食管也有一定的松驰作用。还有一些刺激因素,经常吃完了马上就坐着或者是开车,腹压增高,对胃的排空不利,也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

  主持人:消化不良的人是不是也容易产生这种疾病?

  郝建宇:有一定的关系,有一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也同时合并有胃食管反流。

  主持人:我们一般如何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他一天反流几次?有没有一些标准和检测方法?

  郝建宇:胃食管反流现在从国际上有很多的指南。首先对疾病的诊断还是一种症状的诊断,有胃食管反流这种症状就可以诊断。但是要除外一些所谓的报警症状,比如说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有消化道出血的,除外这些报警症状,如果有典型的反酸、反流、胸骨后烧灼,每周发作两次以上,而且给患者带来不适,就诊断为胃食管反流。

  现在有很多的量表,可以针对这几种症状做一下评估,根据频率、严重性,如果符合了标准,就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当然这个指的是对于症状比较典型的一部分病人。

  还有一部分病人没有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胃镜协助,首先要排除其他的疾病,通过胃镜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看到胃和食管交界的地方有黏膜的糜烂、红肿,也可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

  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可以做24小时的Ph监测,这是诊断反流的一个新标准,看看24小时内食管下段PH值的变化,因为胃酸的PH值是非常低的。还有一些新的方法,比如查阻抗等,可以诊断。

  主持人:有了症状还是要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郝建宇:对

  胃食管反流病的专科门诊更好得服务于病人

  主持人:据我了解到,现在我们两家医院和全国其他的很多医院都开设了胃食管反流门诊,患者去其他门诊看病和去胃食管反流门诊看有什么不同吗?

  刘玉兰:你是说普通门诊和专业门诊之间的区别。

  专业门诊的医生都是长期搞这方面的疾病,他对这个病的发病情况和世界各地的进展情况都比较了解,并且长期和这类病人进行沟通接触,比较了解病人的生活和用药的情况,所以,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

  在普通门诊,通常病人比较多,量比较大,病人也比较杂。医生每天接触的病人量很大以后,可能对一个病人的病情了解只是匆匆而过,明天就换医生了,所以对于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很多医院都有专门的门诊。

  比如说胃食管反流病,全国可能几十家医院都有专业门诊。这样有利于病人,也有利于医生将来搜集到一些资料,更好的研究这个病,这是双方受益的事。胃食管反流的病人常常都需要很长期的治疗,所以有一个医生定期的追踪他比较好,而且也特别容易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主持人:挂号是不是也方便一些?

  刘玉兰:是。

  [page]胃食管反流的标准治疗是药物+习惯改变[/page]

  主持人:网友非常关心胃食管反流到底应该怎么来治,首先请郝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郝建宇:胃食管反流的病因主要是下食管松驰,食管和胃交界处有一个高压带,叫食管下括约肌,松驰以后会造成胃的内容物反流到食道。

  目前国际上正在做的,用药物把下食管括约肌重新紧起来,但是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药物,能够吃进去就让食管下括约肌收缩起来,正在研发中,也有一些苗头,主要是作用在神经组织上,现在国外有很多的机构正在开发这些药物,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还没有。

  现在情况是,胃食管反流造成食管损害的主要是胃酸反流到食管造成的损伤,既然做不到让它不反流,可以做到的就是让它反流上来的物质不产生损害,因为我们知道胃酸的PH值很低,我们可以把它中和,这样即使有反流,也不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损害,所以现在的治疗是以抑酸治疗作为核心,辅助一些胃动力药,让胃内容物往下走的快,反流的就少,现在临床上的药物基本上是这两类。

  再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你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说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吃甜的东西太多,不要饮酒、吸烟,不要吃完饭马上坐着、躺着,稍微活动一下,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反流比较厉害,可以把床头垫起来一点。从目前循证医学来看,如果已经胃食管反流了,光单纯改变生活习惯不足以治疗胃食管反流。

  主持人:那有没有手术的方法呢?

  郝建宇:主要是抑制胃酸,配以生活习惯的改变。

  刘玉兰:目前有几种通过胃镜的治疗方法,但现在看来长期疗效都不是特别好,目前不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还有手术,胃底折叠术,通过开胸或胸腔镜的办法来把食管下括约肌紧一点,主要是针对很多病人停不了药物,特别严重的病人才选择做。现在最主要的办法还是药物治疗。

  PPI为胃食管反流标准药物 治疗从足剂量开始

  主持人:刚才郝教授提到了,用抑酸或者增加胃动力来治疗。现在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是什么?

  [page]现在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是什么?[/page]

  刘玉兰:最常用的抑酸药物临床上用的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它有很多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耐信,具有很强的抑酸的作用,通过抑酸以后,就可以使胃内反流出来的物质不具有酸的性质,对食管的灼烧就会非常小。

  主持人:胃食管反流病很多人治疗很长时间都无法治愈,吃这个药是不是要一直吃下去?

  刘玉兰:胃食管反流病一旦得到医生的确定,尤其是带有胃食管糜烂的胃食管反流病,一经诊断就要正规、足量的治疗,通常是两到三个月,三个月结束以后,这个病人如果是糜烂性食道炎,再复查一次食管黏膜,如果完全复合好了,就开始给病人减量了。就好像从楼上往楼下走,一开始就足量的、正规的治,然后根据病人的情况按需给药,有些病人可以尝试着减量,也有一些病人可以尝试着停药,根据症状来治疗。

  主持人:前提是进行了一个阶段的足量正规治疗以后?

  刘玉兰:对。因为胃食管反流包括两类,一类是胃镜下能够看到食管被烧坏了,食管的颜色很重。还有一类是有症状,但是做了胃镜一看,食管是好的,叫做非糜烂性食道炎,这一类病人主要靠改善症状,可能用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总的原则是一开始是足量足疗程,症状完全改善、糜烂愈合,再尝试着停药。

  主持人:很多网友或者是患者,刚开始有这些症状,可能觉得就是一种普通的胃病,自己去药店买一些药吃,可能会有一些改善,如果能够维持他们症状改善的话,是不是可以不用去看医生了?

  刘玉兰:有症状以后,首先评估一下,根据我们刚才说的量表打打分,是不是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第二,到医院来进行确诊。如果确诊,我们建议还是应该接受正规的治疗。有些病人有一点偶尔的反酸,可能吃一些药物临时的会改善症状。

 [page]长期抑制胃酸可能造成哪些影响?[/page]

  主持人:胃酸的作用是帮助消化食物,长期吃这种药物会不会带来其他一些不良方面的影响?

  郝建宇:第一,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进行抑酸治疗,现在还没有一种PPI能够做到一天24小时把酸抑制住,只是一段的时间,比如说12个小时把胃酸抑制住,并且保持在可以接受的PH值范围以上,这样可以减少酸的反流影响,另外对于消化功能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另外,用药时间一般在两到三个月。即使国外有一些病人吃得时间很长,英国有上万例吃了一年以上,他们最后得出两种结论,一方面是对钙的吸收确实有一些影响,报道最后得出结论,如果长时间服用PPI,一般是指半年以上,要注意补一点钙,多喝点牛奶之类的。另外目前为止从理论上来说,长时间的抑制胃酸会引起胃细胞的增值,但是目前没有临床的病例。

  主持人:现在有研究证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会不会有癌变的可能?

  郝建宇:胃食管反流病和肿瘤的关系是大家很关心的,很多记者和病人都很关心。经过研究发现,只有Barrett’s食管病和食管的腺癌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而食管最多发生的肿瘤是鳞状细胞癌,食管腺癌发生和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腺癌的发生率本身在中国就是比较低的,即使是Barrett’s食管病,它的发病率也是很少。但是胃食管反流病除了引起腺癌,还会引起食管的糜烂、食管炎、食管狭窄。

  刘玉兰: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以后,第一大家不要担心,接受正规的诊断和治疗。第二,不仅仅要关注癌,胃食管反流病本身分ABCD四级,根据糜烂的程度,可以导致出血、穿孔、狭窄等,如果到了狭窄、穿孔、大出血再治疗就很难了。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了治疗的方法是抑制胃酸,那反流的方面,能不能用一些方法来改善?

  [page]胃食管反流可以根据症状停药 [/page]

  主持人:我们下面看网友的问题,今年32岁,去年6月份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服用了一段时间的耐信之后,症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现在基本上没有烧心和反流的现象。这是不是说明我的病已经好了,不需要继续吃药了?一般疗程是多长时间?

  刘玉兰:这位网友如果当时很明确的确诊是胃食管反流病,接受正规的治疗以后症状有明显的好转,如果在诊断之前做过胃镜,并且食道有糜烂的话,我建议他应该在停药之前或者是减药之前再做一次胃镜,看看是不是糜烂的食道完全愈合了。

  因为我们在临床上见到很多老年人,症状不是很明显,给了药物以后,改善的非常快,原来胃镜下诊断的食道炎是最重的,是C级和D级,给了药物以后症状基本上消失了。可是我做胃镜,发现他的糜烂改善并不是很明显,只能恢复到B级,没有达到A级,更没有愈合,应该再接受治疗。所以有的时候靠症状来决定停不停药不是特别可靠,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可以根据症状来决定是否改变药物的用量。

  如果他当时做了胃镜,是没有糜烂的食道炎,就可以根据症状试着把药往下减,再慢慢停药,这么年轻得病,关键发不发作还是要看他是不是去掉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不是减少了诱因,这是最重要的。

  郝建宇:一般30多岁发病都比较轻,很多是因为应酬比较多造成的,比如喝酒、喝茶等,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如果是作为食管炎,现在没有症状,可以考虑停药。

  另外,他到底能不能去掉不良生活习惯很重要。我们知道有一些老板、白领应酬比较多,有些没有办法做到不喝酒,有的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这个时候就看你是要什么,是要生活质量还是要工作。另外,有些人如果确实不能避免,也可以根据情况吃药来控制。比如说这几天应酬比较多的时候,就吃几天药,生活比较规律的时候,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停药,当然这种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健康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有的时候不一定都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就像冬天天气冷,出去会感冒,但是我们必须要出去工作,所以就要多穿一点出去。

  刘玉兰:另外这位网友的体态是什么样我们不知道,如果特别胖的话,需要减体重,这对于改善胃食管反流也很重要。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原因和胃的排空缓慢有关系,我们吃的食物到胃里,接着到十二指肠,然后就到小肠里面。如果吃的食物长期在胃里,就会反流,这样的病人加一些动力药会有一些改善。第二,生活习惯要改善,不要晚上睡觉前还在吃东西,有的人在弯腰的时候会反流,尽量减少这种动作,都会减少反流的发生。

  主持人:吃药的时间大概是怎样的?

  郝建宇:不管是PPI还是胃的动力,都是饭前半小时服,药物要有一个吸收的过程,你吃了半个小时以后,质子泵刚好开始工作了,开始分泌胃酸,而PPI刚好就把胃酸抑制住了,如果你饭后再吃,效果就不好了。

  。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访谈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请两位专家对网友提一些建议。

  刘玉兰:希望各位网友关注自己的健康,也更希望大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有一些不适症状,尽早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接受正规的治疗非常重要。

  郝建宇:希望网友朋友们,一个是要注意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健康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最重要的;第二,一旦得了胃食管反流病,大家也不要紧张,因为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专科医生在做这个事情,大家就诊还是比较方便的,我们希望大家到专科的医院、专科的门诊去接受正规的治疗。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以及两位专家的光临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