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newwap/images/logo.jpg)
2013-03-15 求医网
专家李勇杰谈运动障碍病的防治——“邪病”有救了
平时身体好好的,但是突然感到身体某个部位有点说不出的较劲,很多人感觉就像“中邪”一样。直到有一天,身边的人提醒到:你的头怎么会不自觉地向左扭?走路时胳膊咋不能摆动了?系鞋带怎么会手发僵,累出一身汗?此时,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不相信自己中了什么邪,其次开始怀疑是不是神经出了问题,于是到神经内科就诊,却查不出属于什么病。其实,随着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这些自身无法控制颤抖、乱动、摆动、抽动、肢体扭转等“邪病”有了新的归属———运动障碍病。
求医网友:什么是运动障碍疾病呢?
李勇杰博士:运动障碍病原称锥体外系疾病,是基底节区的病变所导致的运动功能紊乱,通常分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类,前者以运动贫乏为特征,后者主要表现异常不自主运动。包括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舞蹈病、抽动秽语综合征等7大类别的疾病。主要表现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
求医网友:这种病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李勇杰博士:基底核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1.不自主动作。2.动作缺失或缓慢而无瘫痪。3.姿势及肌张力异常。间接通路的功能亢进引起动作缺失与僵直,间接通路的功能不足引起舞蹈症及投掷症;直接通路的功能亢进引起肌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症或抽动动作,直接通路的功能不足则引起动作缓慢。
求医网友:能否根治呢?
李勇杰博士:由于运动障碍病是发病率较低的疾病,边远地区或规模较小的医院很少诊治过,所以患者在一些地区常常无法确诊,被当成怪病或者绝症。而且,即便有的患者被诊断为运动障碍病,也可能由于医生不了解功能神经外科以及它在国内的进展,患者同样会被告之无医可救。此外,这些疾病在发病阶段的症状有十分相似之处,必须是经常接触此类疾病的医生才容易做出正确诊断。还要提醒广大患者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服用成分和剂量都不是很明确的中药和秘方药,否则会给查清病情设置障碍。[page]什么时期治疗为最佳呢?[/page]
什么时期治疗为最佳呢?
求医网友:什么时期治疗为最佳呢?
李勇杰博士:运动障碍病不同于普通的脑肿瘤和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程序”出了问题,除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尚可使用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外,其他疾病几乎无药可救。现在,“细胞刀”可以有效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病。以帕金森病为例,由于疾病进展缓慢的特点,所以没有一个必须要做手术的绝对期限,什么时候来做手术取决于患者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般来讲,对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应首先采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这时候就应考虑外科治疗了。晚期的高龄病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可能性较大,全身健康状况往往不太好,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会较多。
求医网友:如何进行预防呢?
李勇杰博士:有遗传背景的运动障碍性疾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转自百拇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