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newwap/images/logo.jpg)
2014-08-08 求医网
专家简介:邹多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胃肠动力学组组长。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人群里面,现在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患病率要达到5.77%,胃食管反流病在我们国家有慢慢增长的趋势,相对西方国家来说,我们的患病率还是低的。胃食管反流病跟地域的关系,在我们国家并没有看到非常明确的特点,但是发病率跟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主持人:邹主任,日常哪些生活习惯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病呢?
邹多武:胃食管反流病一般是30岁以后慢慢多起来,往往就是跟生活习惯的改变,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有关系,跟肥胖也是有一定的关系,体重增加后的患病率会增加。
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暴饮暴食、过量饮酒,每次吃饭吃得很饱,特别是在晚上睡觉前2个小时之前吃东西,这时候胃内的食物还没有完全排空,这时躺下休息就容易造成反流。
另外,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实际上跟睡眠少、肥胖都有关系;肥胖跟反流病、跟睡眠少是"三角关系",相互有促进作用。如果压力可以小一点,平时的生活能够轻松一点,休息得好一点,不要太胖,反流病也会少。
主持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邹多武:如果要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找到是不是胃的内容物已经跑到食管里来了,所以就需要食管24小时的PH监测、24小时阻抗的监测,但是这种检查要从鼻孔插一根管子到食管里,来检测是不是胃酸反流到食管里。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胃内容物反流的症状,有时候还会引起食管的炎症和食管粘膜的损坏,这个时候通过内镜检查就能够发现到底有没有反流性食管炎。
如果内镜没有问题,往往要根据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去做诊断,因为有60%的病人内镜检查是没有食管炎的,那要诊断这些病人就靠典型症状。
主持人:胃食管反流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什么呢?
邹多武:因为胃酸反上来,所以病人会有一种烧灼感,从下往上传导的烧灼感,医学的术语就叫烧心。除了烧心以外,有的时候能感觉到有东西反上来,甚至反到口腔里,苦苦的味道,这个就叫反流,本身这些胃内容物不应该反流,因为抗反流屏障功能薄弱了、功能差了,贲门松了,所以它反流上来,这是胃食管反流并最典型的症状。往往根据这些最典型的症状,医生就会初步考虑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在考虑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时候,还有一个诊断的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方法,就是用药把胃酸控制住,看症状是不是缓解了。如果胃酸抑制以后症状缓解,那说明这些症状是因为胃酸反流造成的。最常用抑制胃酸的药是质子泵抑制剂(PPI),所以这种诊断方法叫PPI试验,来最终确认病人到底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
[page]为什么胃食管反流病容易造成误诊 [/page]
主持人:为什么胃食管反流病容易造成误诊?
邹多武:我们刚刚提到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实际上胃酸从胃内反流到食道,还会带来其他的影响,它继续往上反会导致咽喉的症状,如果是影响到呼吸道会出现呼吸道症状,所以有些食管外的症状。
一部分病人可能表现为咽喉部的异物感,有些人可能是慢性咳嗽,它会刺激食管产生收缩,有些人甚至病人会觉得胸痛,我们叫非心源性的胸痛,还有一些人是异物引起哮喘的发作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症状可能跟口腔有关系。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胃的内容物反流上来以后引起的,所以胃食管反流病除了有典型的食管症状,也会有食管外症状的表现,正是因为它的表现非常多,所以有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反流症状,往往可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明确诊断。
有些人如果没有典型的烧心反流的症状,或者没有意识到,那他可能就一开始到五官科、呼吸科等科室看病。但看了以后,医生觉得好像也没有五官科的问题,慢性的咳嗽和哮喘原因也不是特别清楚,这个时候可以到消化科来看一下是不是因为反流造成的。
对这样的病人我们也可以做PPI的试验,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食管外症状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控制胃酸才能缓解,比如服药一个月没有效,那就说明它不是;如果有效了,那肯定就跟反流有关。
主持人:目前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邹多武:胃食管反流病,从本质上来说是抗反流屏障功能障碍导致的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所以它的治疗最有效的措施应该是增加抗反流屏障功能,或者是能够贲门收紧。但是遗憾的是现在我们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来使用。
所以目前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控制胃酸的药物。为什么要控制胃酸呢?就是为了使反流上来的胃内容物的酸性不要太强,减少它的腐蚀性,减少它对食管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控制胃酸的药主要是两大类:第一类就是抗酸药,吃下去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是这类药物往往作用时间非常短暂,只是在临时控制症状的时候有效,所以不作为常规的治疗方法推荐。
最有效的治疗应该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又有两类:一类H2受体拮抗剂,一类是质子泵抑制剂。相对来说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效果更好、作用更强,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它比H2受体拮抗剂的疗效更好,所以现在控制胃酸方面推荐使用的药就是质子泵抑制剂。
主持人: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服用剂量或者周期
邹多武:从医学上治疗的角度,对一个初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我们要求服用4-8周,一方面可以使他的症状明显控制,另一方面可以使病人的食管炎愈合。如果是食管炎比较重的病人,洛杉矶分级C或者D级,可能需要12周的治疗,然后才考虑下一步的治疗,这是对初始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是个慢性疾病,除了初始治疗,实际上它会反复发作。我们现在的治疗是控制胃酸,一旦停药胃酸的分泌又恢复,症状很快就会复发,食管的炎症也会复发。所以初始治疗完了以后往往需要一个维持治疗。维持治疗中如果没有很明确的食管炎,我们就强调按需治疗。什么叫按需治疗?就是根据症状由病人自己决定,症状来了就吃几天药,好了就停药,这样能明显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明显的减少质子泵抑制剂的用量。而对于食管炎很明显的病人,往往是需要每天吃药,但是可以考虑用开始治疗时候减半的剂量进行长期维持。
我们国家反流性食管炎95%以上的都是洛杉矶分级A级或者B级的,对这样比较轻的反流性食管炎初始治疗结束以后就直接可以按需治疗。
[page]外科手术或者内镜是否可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page]
主持人:长期服用抑制胃酸药物是否安全?
邹多武:胃食管反流病是个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把胃酸控制住,有没有副作用?这也是我们医生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
总体来说,质子泵抑制剂非常安全,这个药发明到现在几十年的时间我们没有看到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最近随着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也发现了病人如果长期服用,有一部分人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如果长期把胃酸控制住,可能对人体钙离子的吸收会有影响。所以对本身就有骨质疏松的中年女性,也有报告显示如果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增加骨折风险,所以对这样的高风险人群我们要注意。
第二方面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胃酸是帮助我们消化,同时它也可以消灭一些细菌。如果长期把胃酸控制住,可能胃里和肠道里的细菌会发生一些改变。对本身免疫力比较低下的病人,比如长期住院的病人大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是增加肠道里的细菌酵母,进而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对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住院的病人我们是不是一定要长期大量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总的来说我们还是持比较慎重的态度,能少用就尽量少用一些。
绝大部分的胃食管反流病最后都是按需治疗,如果按需治疗就不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肠道感染的问题更多的是住院病人,这个可能更多的是医生所要关注的。
主持人:外科手术或者内镜是否可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邹多武:胃食管反流病是个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所以我们一直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完全治愈它。既然是胃跟食管连接的地方松了,那治愈的出路就是把它收紧。现在在研发一些药物,但到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药物上市。那怎么办?既然这个门松了,我们是不是能把它修好,所以就有些抗反流手术,把抗反流屏障功能加强。
抗反流手术在国外开展比较多,对年纪较轻的患者,做手术能够明显减少药物的服用,甚至有些人就可以不用服药。这个手术以往是开腹的,现在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可以通过腔镜技术做抗反流手术。目前国内慢慢也在开展抗反流手术,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少,因为我们缺少比较有经验的医生。这个手术虽然不大,但是对手术技巧的要求很高。所以病人如果要进行抗反流手术,应该找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医生来进行。
现在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在内镜下也可以做一些手术,所以大家研究能不能通过内窥镜把这个门给收紧,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在做一些研究工作。但是从目前来说,这些内镜抗反流手术的短期疗效可以,长期疗效还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怎么来提高内镜手术长期的疗效也是现在非常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我想可能过几年就会有更成熟的内镜技术应用。如果通过内镜就能把这个手术做好,把这个门给它收紧,那应该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主持人:胃食管反流病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
邹多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我们的建议是饮食规律、心情舒畅、多多运动、控制体重。饮食规律就是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睡前不要吃东西,适当的控制体重对很多方面都是有好处的,尽量要戒烟,酒也不要喝得太多,这个是比较好的生活方式。
结束语:对一些食管外的症状,如果是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控制胃酸,当然可以辅助性的用一些治疗咳嗽的、哮喘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