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newwap/images/logo.jpg)
2014-01-13 求医网
神经系统疾病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多种疾病的一个总称,那么,到底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哪些疾病呢?神经系统疾病属于疑难杂症吗?一起听听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郝解贺的介绍。
神经外科主任 郝解贺
专家简介:
郝解贺,农工党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山西医科大学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同时担任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四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全国委员,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神经外科专家,山西省人事厅审定批准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山西省委组织部联系专家、山西保健局专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青年名医、山西省卫生厅授予山西名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主持人:郝主任您好,首先请您谈谈神经外科的发展情况吧!
郝主任:国际神经外科从初创至今,历经100多年沧桑岁月,从手术操作发展历程,大致可分成下面几个时期:即大体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和迈向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时期,是国际神经外科承前启后,紧密联系,逐步深化和提高的三个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精、新医疗仪器日新月异,大大促进了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方法有了更大发展和提高,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外, 神经外科的治疗手段有了更多选择。随着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应用,血管内神经外科、内窥镜神经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等亦应运而生。近年影像引导手术导航系统和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使神经外科手术日益精细和微创。
主持人: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都有哪些呢?
郝主任:垂体瘤、脑膜瘤、脑肿瘤、胶质瘤、脑外伤、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面肌痉挛、癫痫、椎管内肿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脑积水、颅咽管瘤、脑血管病、脊髓空洞症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人脑的结构非常复杂,又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想必神经外科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吧!
郝主任:是的。人脑的结构也远比其它高等动物复杂。人脑约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可有1000~10000个突触,能传递、处理来自上千个其它神经元的信息。人脑由两个半球组成,覆盖在两个半球上的皮层是大脑的主要构成部分,大脑皮层3厘米厚,有约200个功能区,分别对感官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做出反应。人脑两个半球各有其主要功能左半球具有语言、抽象思维、数学计算和形成概念的能力,而右半球则具有图像感觉、几何空间作用、音乐感知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两个半球之间由胼胝体等神经束连合,每秒可传递40亿个神经冲动,因此两个半球对人体运动和感觉的管理又是交叉的。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的丘脑、下丘脑相互协调并和小脑、脑干、延髓、脊髓相联系,组成整个神经中枢系统。它又和周围神经系统、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成一个以大脑为司令部的复杂的、遍布全身的“等级式”神经网络。外界因素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刺激,沿着神经纤维传达到大脑皮层专司不同职能的各个区域,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
[page]神经外科多学科协作情况介绍 [/page]
主持人:神经外科的分支有哪些?
郝主任: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主持人:您个人的发展方向是哪方面呢?
郝主任:主要进行颅底显微外科手术、脑血管疾病的显微外科手术、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放化疗的研究。
主持人:某些疾病非常复杂,需要多个学科联合进行治疗。请您谈谈在神经外科多学科协作的情况吧!
郝主任:随着医学的发展,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多学科综合协作成了新的就医模式。将相关的多种专业科室整合在一起,建立一站式多学科综合治疗,使各学科专家能够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促进诊治的规范化、科学化,使患者得到实惠。多学科协作缩短了诊断到治疗的时间;不同专科的医生能够在同一时间看到全部的临床诊断资料;经过多学科的会诊和讨论,集思广益按照大家共同制订的治疗原则和临床指南,做出适合具体病人的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进一步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使得医生对该疾病综合治疗有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和疗效。
举个例子,脑血管病的研究和综合防治就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影像医学、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技术、康复以及基础研究等。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需要先进的影像技术的评价指导下进行,内科治疗仍然以规范的内科用药为主,近年来新的治疗技术如介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使该类疾病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的支持。另外在大量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应用全脑血管造影的前题下,使人们对经典的教科书上得到的血管解剖知识有了更加具体和新的认识。在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人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分工在学科上更加明确,神经内科的医师在不断地认识到早期病因的诊断和治疗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关键,早期与神经外科和介入科室的合作可以使许多患者避免了第2次灾难性的出血。临床应用后,能明显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能使大多数急性脑血管病存活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非常明显地提高,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少,社会功能明显好转或恢复。可有更大的恢复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的可能性,同时减轻了患者对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page]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前景介绍 [/page]
主持人:听您的介绍,神经外科手术都比较高风险,那您对医患纠纷怎么看?
郝主任: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在增加,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在提高,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在增强,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原因有很多,有医方过错、过失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引起的,也有医方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有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患者的不满意,也会引起纠纷。
作为一个医生来讲,专业技能水平要过硬,要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尽量避免诊疗草率、操作粗心、查对疏忽,以致漏诊、误诊、误治等现象,这是我们的职责。由于医学生命科学有它特殊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期性,我们和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时的语气、态度,谈话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我们都需要注意,让患者及其家属有亲切感、舒适感。这样医患关系尽可能的缓和,医患纠纷也就会少很多了。
主持人:那您对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郝主任:前面有讲到神经外科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高精尖学科。中枢神经系统太复杂了,我们所知道的微乎其微。如果能把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完完全全都研究清楚了,这是最高的科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主持人:请您谈谈作为一名神经外科的大夫,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郝主任:唯有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把专业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努力地通过学习,提高技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患者解除病痛。神经外科,在我看来,它是一门游走在脑海里的艺术!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精彩介绍,最后祝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
更多专家视角:
雷风主任:如何治疗精神障碍
安沂华谈中枢神经疾病治疗
冯涛医师谈:青少年顽固性失眠怎么办
专家张红解答:肌无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文章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