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newwap/images/logo.jpg)
2013-12-25 求医网
在崇尚工作、生活快节奏的今天,人们总是习惯于“忍痛负重”,而偏头痛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对于偏头痛的病因大家都不是很清楚,那么偏头痛的病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请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高素君主任为大家介绍有关偏头痛的病因。
神经科专家 高素君
专家简介:
高素君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科专家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癫痫病专家组成员
高素君主任介绍“左颞部疼痛反复发作已有2年多,一直以来服药治疗,头痛有所缓解,但是老是反复发作,约3-7天发作1次”,这是一位偏头痛患者的描述。很多人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久治不愈选择放弃治疗,部分人会选择自行用药。专家提醒:偏头痛不治危害非常大,长期不治或失治很有可能导致大脑局部损伤、进而引发中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
【偏头痛的病因及分布比率】
偏头痛的病因
1、生活习惯诱因
①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
②饮食不当,某些食物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偏头疼的发生;
③过度锻炼;
④睡眠不规律如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睡眠不规律等。
2、药物诱因
①口服血管扩张药;
②避孕药;
③激素替代类药;
④频繁使用麦角胺、阿片类药、曲坦类药及其它单一成分止痛药。
3、气候诱因
风、寒、湿、热等气候及剧烈的天气变化易诱发偏头疼。
4、环境诱因
①海拔高度的突然变化;
②短时间内从一个时区到另一个时区;
③强光线的刺激如电视屏幕、镁光灯、强力阳光等因素会使人的眼睛疲劳引发头痛;④噪音的刺激;
⑤空气的污染;
⑥闷热的房间;
⑦某些浓烈的香水;
⑧长时间的电磁辐射如一些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容易患偏头疼,是因为受电磁辐射。 [page]偏头痛患者的分布比例[/page]
5、女性生理诱因
①青春期前,男女患病率相似;
②青春期后,女性发病较男性明显增多;
③女性月经来潮时,常见头痛发作;
④绝经后、妊娠期,头痛减轻。
偏头痛患者的分布比例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反复发作,发病率在欧美国家为10%~15%,中国为0.06%。
患病年龄,国外以25~45岁多见,中国以20~45岁多见。男女患者的比例国外为1:2~3,中国为1:4。
【发病机制】让您对偏头痛的理解不再复杂
近年来对神经生物学和基因调节方面的研究以及脑影像学的发展,发现了偏头痛的一些发病新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缓解期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皮质扩散抑制(CSD)触发先兆;
三叉神经系统激活和中枢疼痛调节系统功能异常导致头痛的发作;
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进行性受损使得头痛发作时间延长,并使发作性偏头痛转变成慢性偏头痛。
1、偏头痛缓解期
缓解期大脑皮质尤其是枕区的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该期如果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刺激就可以触发头痛。
研究发现,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在缓解期,其枕皮质神经元兴奋过度。
脑磁图描记和功能磁共振成像(Mf-RI)的应用,则进一步发现大脑皮质枕部、枕颞、枕顶部兴奋性异常增高。
由于偏头痛发作与枕部皮质神经元细胞膜兴奋性有关,所以各种影响神经元兴奋性的因素均可以改变触发偏头痛的阈值。
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涉及到多种细胞机制,Ophoff等发现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HM)的染色体19p13脑特异性电压门控P/Q型钙通道A1亚单位基因(CACNA1A)有错义突变,导致钙通道功能缺陷。
此外,研究还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线粒体DNA调控区的序列变异,它可能导致大脑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破坏了细胞内外离子的动态平衡,细胞膜不稳定,使大脑受到刺激时神经元易于去极化,最后产生CSD。
2、先兆的发生
20%的偏头痛患者有先兆,专家指出偏头痛先兆症状之出现,表现为缓慢、有规律扩展,如闪烁、暗点周边亮光呈锯齿状,该暗点始于视野中心,约经过10~15分钟对称性扩展到周边(颞侧),又经过10~15分钟逐渐消失。
研究表明,偏头痛先兆的脑电活动始于视皮质17区,然后扩散抑制引起。皮质扩散抑制(CSD)样神经电活动是先兆发生的基础。 [page]头痛的先兆有哪些[/page]
3、从先兆到头痛
由先兆发展到头痛的机制,主要是CSD激活了三叉神经核,而三叉神经核是中枢调节疼痛的路径,然后三叉神经系统通过脑干引起脑外循环特别是脑膜血管的舒张和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头痛。
另一种观点认为CSD波可能直接累及皮质-皮质下与脑干伤害感受器之间的网状结构而引起头痛,有些只发生先兆而无头痛的患者,可能就是由于CSD未能扩散至该区域的缘故。
那些无先兆的偏头痛是如何引发头痛的。
研究发现,无先兆偏头痛在头痛发生之前枕区有扩散抑制的神经活动,提示有先兆和无先兆的偏头痛均在发生头痛之前有类似的皮质活动,只是无先兆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处于“静止”状态而没有表现出来。
4、头痛的机制
研究表明,当血管周围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刺激后,释放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激肽A、NO合成酶、垂体腺甘酸环化酶激活肽等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其中以CGRP含量最多,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作用,并使颅内痛敏组织过敏,轻微的刺激即可产生剧烈疼痛。
此外,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固有的疼痛处理通路及调整疼痛信号的传递机制,来自皮质、丘脑、下丘脑的刺激触发脑干中缝核群,其下行性纤维通过脊髓的内啡肽能中间细胞、作用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及脊髓后角细胞,抑制痛觉传入;其上升性纤维控制着三叉丘系中疼痛冲动的传导。该处神经元调节机制缺陷,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障碍,引起无菌性血管炎症反应和硬脑膜水肿,导致头痛发生。同时这些刺激也触发启动源自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脑干内源性镇痛系统,从PAG发出纤维至中缝核抑制三叉神经传入冲动的发放。当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及内源性镇痛系统功能异常时,即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5、中枢致敏、神经调节与偏头痛
有一些患者在偏头痛发作时出现头部皮肤甚至上躯干、上肢的异常性疼痛,提示有中枢三叉神经系统致敏现象,中枢致敏也使得偏头痛程度加剧,并使疼痛时间延长。
研究表明,偏头痛发作时中枢三叉神经元痛觉致敏。
对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的研究发现,启动头痛的主要区域位于脑干。三叉神经后核、孤束核、蓝斑、中缝核的神经元活性增高,PAG腹外侧、丘脑内侧、下丘脑亦可见Fos表达增多,说明参与调节疼痛信号传导的这些区域被激活与偏头痛发病有关。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疼痛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功能异常与偏头痛有关。研究发现,发作性偏头痛的缓解期和慢性偏头痛患者的中脑PAG中有铁的异常沉积,主要原因是PAG被激活后氧化物增多引起自由基介导的细胞损伤。
综上所述,近几年,由于先进的检测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出现使偏头痛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我们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步趋向成熟,将来可以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加以研究以便为临床治疗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page]中医与现代科技高度结合治疗头痛[/page]
【治疗优势】中医与现代科技高度结合:中医逐瘀防痛疗法
1、发作期的快速祛痛治疗
有效激活大脑疼痛控制中枢的神经元,促使释放各种抗疼痛的神经递质,从而起到快速祛除偏头痛,同时呕吐、恶心、畏光、畏声等症状也消失。
2、缓解期的体质治疗
中医逐瘀防痛疗法通过疏肝理气解郁、活血祛瘀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郁或血瘀体质,消除气血失和、气滞血凝,保持经脉畅通,使大脑及外周神经得于充分的濡养,使神经末梢稳态调控血管活性物质,避免了血管的强烈扩张或收缩,消除了头痛的血管性因素。
同时升高有镇痛活性的β-内啡肽(β-EP)的含量,保持脑内兴奋/抑制神经递质的平衡,使患者头痛发作的频率逐渐减少、缩短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减轻头痛程度及改善患者伴随症状、焦虑和/或抑郁症。
【临床效果】康复率高达98.3%以上杜绝复发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头痛的患者,采用中医逐瘀防痛疗法治疗,可以很快使病情好转,效果显著。特别是中医逐瘀防痛疗法的缓解期调理体质治疗,可有效消除了诱发各种头痛的内在因素,避免头痛的复发。祛痛可立竿见影,具有无创无痛安全、疗程短、临床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临床治疗3632例各种头痛患者统计表明,临床治愈率高达96.8%。
【专家提醒】偏头痛非小病找对的人看对的病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高素君主任指出:偏头痛是一种反复或周期性发作的一侧或两侧血管性头痛,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太阳穴,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可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发作有先兆症状,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可有家族史。
对偏头痛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发作的根本治疗。值得指出的是,不少治疗头痛的药物以短期或间断使用为宜,不易长期服用,有毒副作用而且长期服用会使疗效逐渐减退,以致病人不得不逐渐增大用药剂量,结果服药越多,头痛却越发严重,这称之为药物回跳性头痛,应加以避免。
温馨提醒: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作为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中国名医协会指定的北京名老中医会诊中心、全国面瘫头面痛疾病临床示范基地、全国中医疑难病重点科研诊疗基地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建立起科研临床协作关系,是十二五期间临床重点发展科室。
医院施行惠民政策,可通过点击在线咨询,可与专家一对一交流,同时网上预约挂号。 [page]头痛康复案例[/page]
【康复案例】
患者:李女士北京人年龄:41岁
病因描述:41岁的李芬(化名)是北京一家企业的设计师,她左颞部疼痛反复发作已有2年多,一直以来服药治疗,头痛有所缓解,但是老是反复发作,约3-7天发作1次。
近日,李女士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再加上精神紧张,导致头痛再次发作。头痛的时候感觉头部像有针扎一样,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时有双眼球胀痛、眼球发干及长时间视物后视物模糊。开始还能忍受,最近一个月李女士头痛得越来越厉害,不但白天不能工作,夜里也无法安眠,一家人都在担心,李女士患上什么病了吗?
治疗过程:2012年3月12日李女士在亲人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头痛治疗中心,饱受病痛折磨的他,愁容满面、憔悴不堪,经过相关头部检查,李女士的脑部并没发现明显的结构异常。经过高素君主任分析,确认李女士是因为精神紧张、郁闷以及思想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神经性头痛,于是建议李女士接受“中医逐瘀防痛疗法”治疗一段时间。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并辅以情绪调整、改善睡眠、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及正确的心理疏导,李女士头痛症状明显缓解,看东西也清晰了。两个疗程完成后,李女士的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至今没有复发过,康复后的李女士特地打来电话向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头痛治疗中心高素君主任道谢!
更多专家视角:
专家贾建平、周卫东谈头痛应及时治疗避免导致后遗症
郭郁文主任谈:夏季头痛的预防保健措施
【文章转自:中华龙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