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家袁正樑谈胃炎的日常护理

2013-11-07 求医网

  胃炎我们都不陌生,胃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当出现胃炎的症状时,必须及时的上医院就诊。胃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专家袁正樑将为我们一一讲解。

内科专家 袁正樑

  专家简介:

  袁正樑 宜兴仁济医院 内科专家、教授

  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症诊治有较高的专业实践和理论水平,特别擅长内科肾脏病、糖尿病诊治。参编《简明症状鉴别诊断学》、《现代临床辅助诊断》等临床专著6部,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事迹已被收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名医辞典》。

  主持人:当今,消化系统疾病中首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文献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一般为50%—80%,关于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防治知识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请出我们宜兴仁济医院的内科专家、教授袁正樑,欢迎袁教授。

  袁正樑: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请问袁教授那在我国的感染情况是如何呢?

  袁正樑:我国现有资料表明,我国普通人群感染率在76%,属于一个高发的感染地区。

  主持人: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它有什么危害呢?

  袁正樑: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带有鞭毛的细菌,它定居于胃十二指肠上皮,引起这些部位粘膜的炎症与溃疡,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

  目前,已经确认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1) 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病;(3) 胃癌;(4)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MALT)恶性淋巴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防止溃疡复发。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头号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它启动了一系列致病事件,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和最终胃癌的发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预防胃粘膜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清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风险大大降低。幽门螺旋杆菌非常顽固,一旦感染,除非用正规的治疗方案,否则自愈率接近于零。

  [page]慢性胃炎症状介绍 [/page]

  主持人:幽门螺杆菌可引起慢性胃炎,那么有哪些症状呢?

  袁正樑: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无这些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无肯定的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还可伴有贫血表现。

  主持人: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是主要原因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幽门螺杆菌感染明显地增加了发生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的危险性。大约1/6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病。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加速溃疡的愈合和大大降低溃疡的复发率。不用抑酸剂,单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表明也能有效地治愈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与一些引起溃疡病的原因找到了联系。例如:胃酸增加、十二指肠胃化生、粘膜屏障性质的改变、胃窦粘膜产生炎症代谢产物等。

  临床表现有:

  1.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中上腹部疼痛,胃溃疡常在剑突下或偏左,进餐后1~2小时发作,持续1~2小时胃排后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多在剑突下偏右,多于空腹时发生,进食后缓解。发作与季节有关。疼痛性质可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特殊类型溃疡如幽门管、球后、胃底贲门区、巨大溃疡及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或有并发症时,腹痛可不典型,可有剧烈腹痛或夜间痛。

  2.常伴有返酸、嗳气、流涎、恶心、呕吐等。

  3.全身症状:患者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疼痛较剧而影响进食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4.缓解期一般无明显体征。活动期胃溃疡压痛点常在中上腹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者常在偏右;后壁穿透性溃疡在背部第11、12胸椎两旁。

  [page]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page]

  主持人:如此说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能极大地降低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了啊。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呢?

  袁正樑:1.亚洲人使用筷子在一个大碗里吃菜的习俗,使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传染。当然,这种用餐方式还可传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国医学家早就呼吁:要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2.科学家在一些拉美国家的饮水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研究还发现这些细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专家也证实幽门螺旋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

  3.幽门螺旋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为这种细菌常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就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在中国都有不少婴儿感染幽门螺杆菌,经过研究发现,婴儿感染幽门螺杆菌都与大人口对口喂食有关系。因此如果有幽门螺杆菌存在的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以免影响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非洲小孩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也是母亲习惯先咀嚼再喂食的缘故。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经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严格的消毒。

  5.牙具等清洁用品不要放在卫生间内,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而卫生也需要经常的通风以及接受阳光的照射,卫生间在阴面的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5-10分钟即可。

  6.定期到医院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page]胃炎日常饮食上需注意什么[/page]

  主持人:我们在日常饮食上要注意哪些呢?

  袁正樑:1、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2、应戒烟忌酒。烟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返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高。

  3、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4、忌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精彩介绍!

  袁正樑:非常乐意给大家生活中提供一些帮助!

  结束语:患者朋友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不过量吃东西,避免烈性酒和刺激性食物,服药要小心和注意剂量,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应饭后服用。

  更多专家视角:

  聂玉强主任谈:警惕胃炎的症状报警

  消化内科医师张文茹谈夏季饮食如何避免胃炎

  张达荣教授谈:胃炎与胃溃疡

  【文章转自:仁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