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31 求医网
主持人:网友朋友大家好,小儿神经脑瘫是一种可能会致人死亡的疾病。近些年来,小儿神经脑瘫发病率也在迅速上升,小儿神经脑瘫有哪些预警信号呢?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请到了协和医院孙敏芳教授,孙主任您好。
孙主任: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
协和医院 孙敏芳教授
主持人:今天非常欢迎您作客到我们节目现场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小儿神经脑瘫的那些事。首先想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小儿神经脑瘫呢?
孙主任:小儿脑瘫的护理要求患儿家属防止患儿的异常姿势,并教患儿练习应该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动作。例如:翻身,爬行,用手持物,单膝跪立等。小儿脑瘫护理还要注意定期接种各种疫苗。保持病房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尤其夜间后加强巡视,防止小儿坠床、烫伤、自伤、他伤等其它意外事故发生。
小儿脑瘫的护理及预防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如母乳不足,可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注意幼儿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高营养。例:牛乳、豆浆、蛋花汤、冲藕粉、果汁、牛肉汤等。
主持人:那从您临床经验来看,我国现在小儿神经脑瘫这种发病率是不是也在快速的增长呢?
孙主任:是的。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小儿神经脑瘫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但是在上个世纪的后半段,在美国就明显地关注到小儿神经脑瘫的发病率,呈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大约从 1950年到2000年左右,美国的小儿神经脑瘫发病率提高6.2倍,中国也是一样的,大约每年是以3-5% 的速度在递增,就北京市城八区统计资料来看,2000年左右小儿神经脑瘫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二点七,四年间发病率上升到四倍,这是非常惊人的数据。另外我 们在临 床上也能经常看到小儿神经脑瘫的患者来就诊,不管是从流行病学的统计资料还是临床资料来,小儿神经脑瘫的发病率确实在逐年上升当中。 [page]小儿神经脑瘫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呢[/page]
主持人:越来越高的发病率,那么小儿神经脑瘫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呢?
孙主任:脑瘫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比同龄正常儿童差。如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角弓反张,少动或过多地乱动;喂奶时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经常呛、噎、吐奶;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2——3个月时,还不会笑、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个月还不会翻身;8个月还 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另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异常的动作或姿势。如:流口水、颤抖;在学站时,两腿并拢,双脚本总是脚尖着地,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等,这些都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异常动作或姿势。
总之,根据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各种不同姿势,结合母亲在怀孕时及产时的高危因素,便可早期发现,并应尽早去医院神经科检查,以明确诊断,进行早期的治疗。
主持人:形成这些小儿神经脑瘫的主要原因都是哪些呢?
孙主任:分娩时因素也叫做产时因素,主要有宫内窘迫、窒息、脐带绕颈、羊水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急产、难产、产钳分娩、产伤等。
新生儿期因素也叫做产后因素,主要有早产、过期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新生儿期重症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膜炎等。
以上诸多因素中,以妊娠早期宫内感染,出生前后缺氧(宫内窘迫、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等所致脑损伤最为常见。
主持人:其实原因还有很多种的,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护理措施呢?
孙主任:当 然,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我们对脑瘫儿童的康复也要遵循综合治疗的原则,针对他们存在的视、听、言语障碍以及理解力、失认、行为问题,肢体、面、眼及舌运动障碍,不能穿衣、写、画,注意力分散,活动过度,学习和交流困难,癫痫和智力低下等方面进行联合治疗,因为它们之间有相互关联和促进的作用。
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除了要坚持长期进行,还要注意到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比如发病率最高的痉挛型脑瘫,在2.5岁之前坚持系统康复,2.5岁至 6岁间接受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跟部分离断术),可以有效解除过高的肌张力,较彻底地改善运动功能。手术之后再根据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脑瘫二期 手术(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即CP—MMA手术),之后再继续配合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则效果更佳。
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我们应在了解正常儿童神经发育和运动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对脑瘫儿童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反复进行、反复强化,并一定要持之以恒,具体的康复手段包括理疗康复、PT/OT康复、针灸按摩、中医康复、语言康复、心理康复等十多种方式,可根据脑瘫儿童的具体病情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从而逐渐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主持人:谢谢孙主任,今天非常感谢您作客我们节目当中,为我们介绍了有关小儿神经脑瘫的一些注意事项。有了问题我们要及时的就医,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良好的身体。好的,今天的健康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