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newwap/images/logo.jpg)
2013-07-29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了精神外科专家王主任,目前,我们知道精神病是一种顽疾,同时也是一种易受多种因素发生的疾病,那么导致银屑病发生的病因是什么呢?请王主任为我们讲讲。
王主任: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主要涉及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中枢多巴胺水平增高,功能亢进,传统抗精神病药均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的阻滞剂。中枢5-羟色胺水平异常,新型抗精神病药除了对多巴胺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羟色胺受体有拮抗作用。中枢谷氨酸水平低下,功能不足。
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存在脑组织萎缩,脑室扩大和沟回增宽。
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的不良应激和躯体疾病,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有关,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
不良的生活事件、经济状况、病前性格等社会心理学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可能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末完全阐明,目前可以确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疾病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目前较公认的观点是,易感素质和外部不良因素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发病是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
主持人:每一位精神病患者都害怕病情会加重,同时现在也是疾病易发生反复的一个时节,也让精神病患者们担心不已,那么防止精神病病情加重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呢?
在全世界范围内,精神外科的被接受程度差异极大。这当中有各国伦理、法律的差异因素,但更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的精神科医生对外科治疗的了解不同而产生。在欧美国家,多数精神科医生基于对精神外科手术大量的回顾性研究和少量的前瞻性研究,认为现代的精神外科治疗(毁损手术)可以为一些难治性强迫症、和抑郁症提供最后的治疗选择。自从脑深部电刺激的方法被引入精神病的外科治疗后,这种可逆的、不会产生任何永久性副作用的方法被更多的人接受。
近几年来国内精神外科又逐渐引起了功能神经外科医生和少数精神科医生的注意。在全国一些医院开展了精神外科治疗,现在的精神外科理论水平大大提高,手术设备和手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些精神外科的治疗甚至引起国际精神外科的关注,如药物滥用所致精神障碍(毒瘾)、抽动秽语综合症的外科治疗。有些医院不仅在精神外科临床获得了不少经验,而且在不少基础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强迫症手术产生的脑代谢改变、戒毒手术的动物研究、精神外科手术的神经递质研究等。 [page]如何治疗[/page]
总的来说,精神外科治疗的病人必须是慢性的、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即那些经过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给与充分而足够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精神药物、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电休克等仍未能很好改善症状,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没有外科介入预后可能非常糟糕的严重精神病患者。从病种来说,强迫性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是精神外科治疗的最佳适应症,此外双向情感障碍、社交、冲动及攻击行为和某些慢性疼痛也是良好的手术适应症,慢性精神分裂症不是手术适应症,因为手术不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觉、妄想等主要症状,但对于慢性精分症所伴随的强迫症状、冲动攻击行为及情感障碍,手术仍可产生很好的效果。虽然仍存在争议,药物滥用所致精神障碍(毒瘾)、神经性厌食症、某些(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偏执性人格障碍除外)也可从精神外科手术中获益。特别是药物滥用所致精神障碍(毒瘾)的手术治疗,戒毒的成功率在70%以上且并无特别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且能保持良好的长期疗效。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扣带回毁损术、内囊前肢毁损、尾状核下传导束切断术、下丘脑后内侧毁损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适合于不同的精神疾病,其疗效和副作用也不尽相同。
扣带回毁损: 是美国及加拿大应用最多的手术,适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对抑郁症有60%的疗效,对双向情感障碍有40%的疗效。其最大的手术风险是癫痫(1%),无死亡病例报告,短期副作用有轻微的精神错乱、情感损害及近记忆障碍,通常在术后数周内恢复。
内囊前肢毁损:尽管术后的副反应较扣带回毁损术要多且严重,但其疗效要比扣带回毁损要好得多,无论是对强迫症、焦虑症、社交,其显著改善率在80%以上,而对抑郁症也同样有效。短期的疲劳感、精神错乱和近记忆障碍是常见的副作用,通常在数日内回复,而少数病人有迟发的动机缺乏、主动性差、人格障碍是内囊前肢毁损的较严重并发症。
尾状核下传导束切断术:对慢性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有效,虽然也有治疗强迫症的报道,但显然疗效远低于内囊前肢毁损。其主要副作用为术后精神错乱、轻度词语和视觉记忆能力下降;通常数周至数月后恢复。
下丘脑后内侧毁损:主要用于攻击破坏行为和交感性紧张、激惹症状,手术副作用非常轻微,部分病人有昏昏欲睡感。
主持人:好的,感谢王主任的详细解答。 如果您还有想要咨询的问题,请点击我们的在线专家。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