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4 求医网
临床上,蛔虫病,病名。九虫病之一。蛔,古称蚘、蛟蛕;蛔虫病又称蚘虫病、心虫病。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多见于小儿。以杂食生冷或不洁之瓜果菜蔬、肥甘饮食所致。引起肠蛔虫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看看。
消化科专家杨医师介绍引起肠蛔虫的原因有哪些
主持人:引起肠蛔虫的原因有哪些?
杨医师:一、蛔虫的成虫形似蚯蚓,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并产卵,雌虫每天可产卵达20万个,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分。自粪便排出的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周即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这种虫卵能在土壤中生存5年,一般调味品如酱油、醋、辣椒、生拌蔬莱和盐水泡菜都不能杀灭虫卵。人如果吃了带有成熟虫卵的食物即可得病。
二、在日常生活中手上可能沾有蛔虫卵,如果饭前不洗手,蛔虫卵即可以通过手而被吞入胃内。小孩比较好玩到处触摸,所以儿童更易得蛔虫病。虫卵被吞人体内后,孵化发育成幼虫、孵出的幼虫并不能立即发育成成虫,必须在体内经过一番“旅行”,它首先是侵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内,以后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喉部,再进入到胃,最后在小肠内定居而发育成成虫,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年左右。就这样小儿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蛔虫病。 [page]肠道蛔虫病的症状是什么?[/page]
主持人:肠道蛔虫病的症状是什么?
杨医师:小肠中有少数蛔虫感染时可无症状,称蛔虫感染者,大量感染而引起疾病称蛔虫病。
肠道蛔虫常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异性蛋白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荨麻疹。儿童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惊等。
肠内蛔虫一般处于安静状态,但受到各种刺激(如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等)后易使蛔虫骚动及钻孔,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有:
一、胆道蛔虫症 系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表现为剑突下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或钻顶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肩部,难于忍受,极度不安。常伴有恶心及呕吐。腹壁软仅疼痛发作时腹壁轻度痉挛,剑突下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当进入胆道的蛔虫退到小肠后,则症状突然消失。若蛔虫进入胆囊管或肝内胆管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深入肝内胆小管时可产生细菌性肝脓肿。当蛔虫残体或蛔虫卵长期存留胆管或胆囊时,可以其为核心,逐渐形成胆石。
二、蛔虫性肠梗阻 多见于小儿。由于虫数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引起部分肠梗阻。病人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壁软,可扪及大小不等粗麻绳样索状块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三、其它 伤寒或少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感染蛔虫后,蛔虫可穿破病变处肠胃壁引起穿孔,产生弥漫性腹膜炎。蛔虫向上逆行时可由鼻孔、口腔排出,或钻入耳咽管而引起耳鼓膜穿孔,并由外耳道排虫。偶而蛔虫可到达喉或气管,引起窒息。
专家提醒:肠蛔虫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小孩子,家长必须多加注意,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
主持人:以上介绍的是引起肠蛔虫的原因有哪些的知识介绍,控制传染源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发现、治疗肠蛔虫病患者,对易感者定期查治。
更多专家视角:
泌尿科专家胡祯定阐述:泌尿系结石治疗难
尚卫东主任解析:精索静脉曲张预防与治疗
箫建中主任是如何看待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问题的
专家宋丽君为我们解决输卵管堵塞治疗难题
专家李静带你走出戒烟路上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