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张红解答:肌无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13-07-03 求医网

  肌无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不是很了解这种疾病,该病可以病发于任何时候,对患者的健康 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患者要积极的了解肌无力的主要症状,正确的症状观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帮助是很大的。那么,肌无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看看我们今天的专家张红为我们做解答。

肌无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张专家:一般有4个症状:

  1、复视:即视物重影。用两只眼一起看,一个东西看成两个;若遮住一只眼,则看到的是一个。年龄很小的幼儿对复视不会描述,常常代偿性地歪头、斜颈,以便使复视消失而看得清楚,严重者还可表现为斜视。

  2、咀嚼无力:牙齿好好的,但咬东西没劲,连咬馒头也感到费力。头几口还可以,可越咬越咬不动。

  3、全身无力:从外表看来好皮好肉的,也没有肌肉萎缩,好像没病一样;但病人常感到严重的全身无力,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蹲下去站不起来,甚至连洗脸和梳头都要靠别人帮忙。

  4、吞咽困难:没有消化道疾病,但好饭好菜想吃却咽不下,甚至连水也咽不进。喝水时不是呛入气管引起咳嗽,就是从鼻孔流出来。有的病人由于严重的吞咽困难而必须依靠鼻饲管进食。

  主持人:肌无力的发生给很多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让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疾病折磨。肌无力的发生让很多人甚是苦恼,而做好肌无力的预防工作可以很好的降低疾病的发生,了解肌无力的病因给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很好的帮助。那么,哪些是肌无力疾病的病因?

  张专家: 免疫系统异常。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因此,病人的免疫系统一定是不正常的。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常,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但异常的免疫指标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遗传。肌无力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疾病,有家族史的人患此病的可能性很大。近 年来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有关而且与非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如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等 基因有关。外因。这里所指的外因主要是指环境、饮食等因素。临床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或使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D—青霉素胺等药物诱发某些基因缺陷等肌无力原因。 [page]重症肌无力的诊断预防[/page]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预防

  主持人:及时的发现和治疗肌无力,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恶化,而了解了肌无力的诊断有助于及早的发现和治疗肌无力,对肌无力患者的康复也是很有帮助的。那么,肌无力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张专家: 疲劳试验。在临床上又称Jolly试验,通过进行这种方式的诊断检查,能够发现受累部位的肌肉在反复活动后,出现肌无力的现象,并逐渐加重。脑部电脑断层 扫描。通过这种诊断方法进行检查后,能够观察到胸腺部位的肿瘤,并且能够清楚的观察肿瘤的性状等,其患者年龄大多为40岁以上。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这 种诊断分为两种检查方式,低频检查是在2-3Hz以及5Hz的范围内,而高频检查则在10Hz以上。通过对尺神经、面神经以及腋神经的刺激,出现的电波幅 度下降10%以上的时候,则可判定为阳性。而停止服用新斯的明后,会出现假阳性。血、尿以及脑脊液常规检查。患者在进行这些检查的时候,没有出现异常情 况。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检测。肌无力的患者伴随全身性症状的时候,进行这种诊断检查能够发现大约有85%-90%左右的患者呈阳性,而假阳性状况很难出 现。

  主持人:众所周知,肌无力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并且近年来成为了一种高发疾病。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十分关心肌无力的预防问题,因为肌无力的预防可以帮助大家远离疾病,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降低肌无力的发病率。那么,肌无力怎么进行预防好?

  张专家: 劳逸结合起居有常:肌无力的发病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该病患者往往与劳累过度,用眼过度,日夜操劳或因奔波而起居失常,耗伤气血,体质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导 致本病发生和发展因此本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配合饕物治疗,逐步增台体质,早日恢复。振奋精神保持情志舒畅:精神情 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密切关系精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很快恢复;相反若情志不畅, 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合理切勿偏嗜:合理的和充足的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不足 即缺少,影响气血生化,则导致体质虚弱相反,过量又可损伤脾胃,日久导致体质下降因此。   主持人: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更多专家视角:   泌尿外科专家何祥云介绍:男性性功能障碍   专家王淑平访谈:导致外阴白斑的因素有哪些   刘颖教授谈:如何治疗卵巢囊肿   李鸿钧教授:中晚期食道癌患者的饮食注意   李峻岭教授谈:治疗肺癌采用的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