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生博士谈运动障碍疾病的种类

2013-04-25 求医网

  平时身体好好的,但是突然感到身体某个部位有点说不出的较劲,很多人感觉就像“中邪”一样。直到有一天,身边的人提醒到:你的头怎么会不自觉地向左扭?走路时胳膊咋不能摆动了?系鞋带怎么会手发僵,累出一身汗?此时,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不相信自己中了什么邪,其次开始怀疑是不是神经出了问题,于是到神经内科就诊,却查不出属于什么病。其实,随着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这些自身无法控制颤抖、乱动、摆动、抽动、肢体扭转等“邪病”有了新的归属———运动障碍病。

  专家介绍: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胡永生博士

  主持人:运动障碍疾病有几类?

  胡永生:运动障碍病原称锥体外系疾病,是基底节区的病变所导致的运动功能紊乱,包括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舞蹈病、抽动秽语综合征等7大类别的疾病。

  看病的怪圈

  主持人:一位来自内蒙古的54岁的病人,她患痉挛性斜颈4年,走过一条曲折的就医之路。

  首先是确诊难,她患病后,辗转了几个省会一级的大医院,有的医生无法下诊断,有的医生诊断为胸锁乳突肌痉挛症,最后虽被确诊为痉挛性斜颈,但接受的是保守的内科治疗,症状得到控制,但只保持了半年,复发后症状比治疗前更严重。

  此后,她放弃治疗,接受巫医巫术的“治疗”,每月按照“规定”烧香祭祀,但是病情愈发严重:走路只能走S形,时常不留意撞到路边的障碍物。2003年12月,她在宁夏一家大医院,遇到一位曾经在北京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进修过的医生,从此走上正规的就医之路。她向记者坦言,自己就是钻进了“怪病”的圈子,如果早知道我国已经开展这样的手术治疗多年,技术成熟,还能根治,就会少走许多冤枉路。

  胡永生:由于运动障碍病是发病率较低的疾病,边远地区或规模较小的医院很少诊治过,所以患者在一些地区常常无法确诊,被当成怪病或者绝症。而且,即便有的患者被诊断为运动障碍病,也可能由于医生不了解功能神经外科以及它在国内的进展,患者同样会被告之无医可救。此外,这些疾病在发病阶段的症状有十分相似之处,必须是经常接触此类疾病的医生才容易做出正确诊断。还要提醒广大患者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服用成分和剂量都不是很明确的中药和秘方药,否则会给查清病情设置障碍。

  [page]做手术没有“绝对期限”[/page]

  做手术没有“绝对期限”

  主持人:一些患者即便被明确诊断为运动障碍病,也宁愿守着内科、神经内科和中医疑难病科就医。所以,有的人耗尽几十万的家产,最终还是没有将病情控制住。

  胡永生:运动障碍病不同于普通的脑肿瘤和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程序”出了问题,除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尚可使用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外,其他疾病几乎无药可救。现在,“细胞刀”可以有效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病。

  胡永生:以帕金森病为例,由于疾病进展缓慢的特点,所以没有一个必须要做手术的绝对期限,什么时候来做手术取决于患者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般来讲,对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应首先采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这时候就应考虑外科治疗了。晚期的高龄病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可能性较大,全身健康状况往往不太好,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会较多。

  就医方法:患者或患者家属可以带着病历先到医院咨询,也可以在确诊的情况下先联系住院,住进医院以后再接受系统的检查。即便没有挂上专家号也不要紧,住进医院以后,患者均有机会得到李勇杰主任等专家的会诊,而且,具体的手术方案也是在李勇杰主任的指导下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