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河讲儿童抽动症与顽皮的区别

2013-03-28 求医网

  患者问:儿童抽动症诊断有哪些方法。

  罗新河:儿童抽动症主要分为发生性抽动和运动性抽动,下面就分别介绍:

  1、发声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常见表现有很多种,主要体现如患儿具有爆破性发声,频繁清嗓子和打呼噜,吐字咬音不清楚,重音不当或者不断口出秽语。

  2、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指小孩子短暂、快速不同程度的随意发生运动。发声性抽动症初期表现有频繁眨眼睛、不自主的挤眉毛、老爱撅嘴、比较夸张的张口、喜欢伸舌头、频繁点头。

  患者问:抽动症到底危害有多大呢?

  罗新河:第一、对个人的危害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为不服管束,被人歧视。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在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增长,因无法自控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二、对家庭的危害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还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孩子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第三、对学校的危害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个班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则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第四、对社会的危害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五、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已引起了广大家长、老师、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患了多动症后,尤其是重症或有共病的患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第六、多动症呈慢性过程,症状持续多年,甚至终身存在。约7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更甚的是,因为孩童时期的忽略,会导致成人无论在工作表现、日常生活或人际关系的互动上产生困扰,以至于陷入自信心不足、挫折、沮丧、不明的脾气暴躁,甚至产生忧郁症。另外,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也提高,成年期物质依赖、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亦可能增加。

  [page]儿童抽动症有哪些症状?[/page]

  儿童抽动症有哪些症状?

  患者问:儿童抽动症有哪些症状?

  罗新河:(1) 急性单纯性(或一过性)儿童抽动症 抽动症开始的症状大多数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运动抽动,极少数为单纯发声抽动。常见的眼、面部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少数单纯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声。症状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波动及转移部位。多在12岁前发病,最多见的是眨眼。症状持续2周~1年即可自然消失。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

  (2) 慢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 15岁以前发病者多,成人少见。表现为一组或两组肌肉抽动,无过多的变化。持续时间很长,可终身存在。

  (3) 亚急性或持续性的单纯或多发性抽动 可见于儿童期、青春期。单纯性者,一组或两组肌肉抽动持续1年以上,至青春期自然消失。多发性抽动有发声者,至青春期症状是否消失不一定,此要与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相鉴别。

  (4) 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 以上分型并不完全,特别是第3型和第4型之间有些混乱。因此此处仍将“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单独予以讨论。

  患者问:儿童多动症和顽皮是一回事吗?

  罗新河:1、行为目的性方面顽皮与多动症的区别:顽皮儿童的行为常有一定得目的性,并有计划的安排,而多动症儿童无此特点;

  2、自控能力方面顽皮与多动症的区别:顽皮儿童在严肃、陌生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哭闹,多动症儿童无此能力;

  3、巴比妥类药物诊断试验中顽皮与多动症的区别:顽皮儿童服小剂量巴比妥类药物后即镇静欲睡,多动症患儿服药后更加兴奋不宁;

  4、注意力方面顽皮与多动症的区别: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