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8 求医网
笔者问题:精神分裂症可以用药物维持吗?
李尚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容易造成功能缺陷的疾病,所有的精神分裂症中,首发的病人半年以后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达到10%至20%,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达到80%至90%。
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何会出现社会功能缺陷?对此,精神分裂症专家认为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作为大脑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症自然会影响到功能;其次是环境因素,如社会对患者的排斥,就会使患者产生自卑感,而由于社会交往减少,患者的社会功能也会逐渐衰退。
另外还有干预因素,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会造成患者的功能减退,如有些药物会使患者体重增加、嗜睡、反应迟钝,甚至还有一些药物会导致帕金森症等。一些患者服药后疾病症状减轻,但因副作用明显,许多患者经常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有效的药物维持治疗是防范精神分裂症复发最有效的手段。”精神分裂症专家说,但是在用药时应尽量选择起效快、副作用小的药物,如帕利哌酮缓释片等,这样不仅能有效控制疾病症状,而且有利于改善个人和社会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精神分裂症专家还指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亲人朋友的帮助、社会的支持以及其他康复措施也很重要。“以前我们比较重视的是社会角色功能,特别是学习功能和择业功能。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社会功能,如自我照料和独立生活的功能,同人打交道的功能,以及业余生活的功能等,都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终上所述,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是最有效的手段,在全面治疗过程中还应注重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只要遵照这个治疗原则,患者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的疗效。此外,精神分裂症专家提醒,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复杂性、系统性,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防不利因素的发生。如您对精神分裂的相关常识还想了解更多,可免费与本站在线医师联系,获取更为详细、专业性的解说。
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只有严重型的心理障碍者和精神病患者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压力的增大,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人因精神心理问题而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针对心理咨询的有关问题,笔者专门采访了精神健康网的心理专家李主任,就此问题李主任做了以下解答。
笔者问题: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是那些人?
李尚兰:1、心理咨询工作面对的人群主要是正常人,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来改变求助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挥潜能、适应社会。
2.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可以进行心理咨询,不论其问题的大小或轻重程度如何。
从心理咨询服务对象的定位来看,它的受众群体是针对社会上所有人的,然而,由于医疗条件、社会观念、经济水平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心理咨询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心理疾病患者的逐年增多,心理问题成为人类迫切解决的医疗问题之一。
笔者问题:目前,常进行心理咨询的都是哪些人?
李尚兰: 1)高学历人才: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所以才会摈弃以往陈旧的思想观念去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心理修养。
2)生活目标高远的人:有宏大生活目标的人,才会正视现实,勇于面对问题,并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来完善自我,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此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3)经济基础优越的人:为了保证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只有经济宽裕的人才会经常去得起心理咨询场所。
人是有情感性的高级动物,处于纷繁多变的现代社会,心理问题是任何人都不可规避的。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和成长阶段都是不同的,都有可能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情感、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最后,李主任强调,人的情绪与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处于压抑、苦恼、悲伤等情绪状态下,必将引发系列的身心问题。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我们一定要积极做好自身疾病的预防工作。
[page]精神分裂一定遗传吗?[/page]
精神分裂一定遗传吗?
笔者问题:精神分裂一定遗传吗?
李尚兰:从精神分裂症的家谱调查资料中发现,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6.2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16.4%,男女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者所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39.2%。而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研究也证明了精神分裂的遗传属性,携带一种名为22号染色体长臂近端微片段缺失的遗传缺陷的人,患精神分裂症风险比常人高30倍。
不过,因脑外伤或癫痫症而出现精神分裂,患者家族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不高。但此病若与婴儿受伤害,如产程受伤、孕妇服用不当药物、营养不良、吸毒,或患有重度忧郁、身体重大疾病等相互作用,则容易在胎儿形成过程中产生潜在病灶,因此要注意孕产期护理。
由此可见,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因素影响越大,但并不是所有精神分裂都一定会遗传。
笔者问题:有精神分裂家族成员的适婚男女想结婚生育该怎么办?
李尚兰:建议这些朋友进行婚检。如果发现问题,在婚前能纠正的纠正,能预防的预防。一般在婚检中查出男女任何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属高发家系者,可以结婚,但不建议生育子女。
如果患者迫切想要孩子,那么坚持治疗自己的疾病,并关注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将极为关键。这是因为决定精神分裂发病与否,除了遗传因素还有后天环境,也就是指后代的生活环境、性格、饮食习惯等,这些都是受人为影响的,通过适度的控制可以消除精神分裂发病的诱因。
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感染、服药、外伤、饮酒、精神紧张及吸烟等因素与精神疾病发病有关,而食甜食、瘦肉和食用植物油可降低发病率。由此看来,如果不能避开先天的遗传,只要加强后天环境的控制,也同样能保证精神类疾病不发病,并且能进一步降低下一代受遗传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