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绵教授解析肠胃癌疾病相关内容

2013-03-28 求医网

  尽管引起肠癌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种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饮食。大量科学研究证实,饮食既是“致肠癌”因素,又是“治肠癌”因素。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安定门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桂绵教授,请她为我们介绍一下饮食与肠癌究竟是什么关系。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首都抗癌之窗专家访谈。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全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专家、中北卫科肿瘤医学研究院特邀专家、北京安定门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桂绵教授来为我们做一期“饮食与健康”的讲座栏目。王教授是中国当代治疗肿瘤的知名专家之一,4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曾先后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六五、七五、八五攻关课题,获得卫生部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著有《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及《常见肿瘤诊治指南》。

  您好,王教授。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来为我们做这次健康讲座。

  王教授,您看啊,现在肿瘤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在生活中听说有人得肿瘤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最近流行一种说法:很多肿瘤都是“吃”出来的。请您详细给我们讲讲,这个肿瘤到底和“吃”有什么样的密切关密呢?

  王教授: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大家好!说到饮食和肿瘤的关系,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不论通过网站、电视还是报纸,我们常常听到看到有肿瘤患者说,平时生活中,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应酬多,每当就餐时,他们总是急急忙、狼吞虎咽;晚上睡得迟,早上起得晚,来不及吃早餐或随便吃一点,就匆匆忙忙去上班,又或者早餐拿在手里边走边吃;午餐吃点盒饭,或者零食;到了晚饭时候,就会一家人围在一起,好好享用一顿大餐。。。。。事实上,这些生活饮食习惯就为胃癌、肠癌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主持人:既然说到了肠癌和胃癌,就先请王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前肠癌和胃癌的发病情况。

  王教授:全世界结肠癌平均发病率男性为16.6/10万,女性为14.7/10 万;直肠癌平均发病 率男性为11. 9/10 万,女性为7.7/10 万。每年我国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人中胃癌患者比例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升至当前的3.3%,翻了一番,其中很多是白领人士。

  主持人:为什么年轻白领中胃癌患者会日益增多呢?

  王教授: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饮食不规律,二是工作压力过大,三是睡眠严重不足。从我开头描述的现代白领的普遍生活状态可见,胃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很密切的关系。饮食不规律,喜好熏烤、高盐、辛辣食物,嗜爱烟酒,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癌变几率。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此外,胃癌的发生还与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因素有关。

  主持人:那肠癌的发病又与哪些饮食习惯有关呢?

  王教授:像刚才所说的,晚餐吃得太饱,尤其是高蛋白饮食,因来不及完全消化,残余的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的物质,又由于睡眠时肠道的蠕动很慢,使这些毒素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在其长期刺激下,就会诱发慢性肠炎及肠癌。

  主持人:听王教授这么一说,还真是觉得古人说的“病从口入”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原来吃饭还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呢。既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吃饭上容易犯的错误,那到底要怎么吃才能远离肿瘤呢?我们又该如何改变膳食呢?

  王教授:我的建议是:要重视早餐,尽量做到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晚饭吃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保证早饭和午饭营养均衡,不要把一天的营养都放在晚饭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腌菜,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不吃霉变食物,不吸烟、少喝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护饮用水卫生。

  主持人:常听人说饮食合理不仅能够防癌,而且可以治癌。请王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些对防癌抗癌有益的食物吧。

  王教授:近几年世界各国对饮食与肿瘤的研究又取得了一定进展,发现了许多对人体防癌抗癌十分有益的瓜果蔬菜等食物。近年来很多人都开始热衷于食用“黑色食品”了,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因为,有研究表明,这些黑色食物本身含有较高的抗癌元素——硒。医学界普遍认为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主要包括:红薯、玉米、黄豆、萝卜、菠菜、香菇、紫菜、卷心菜、苦瓜、莴苣、南瓜、大蒜、黑木耳、绿豆芽、豌豆、扁豆、杏、猕猴桃、杨梅、无花果、柠檬、山楂、核桃仁、葵花籽、黑米、芝麻、甲鱼、海参、海带、茶叶等。

  只要我们深知“癌从口入”的道理,不吃或少吃致癌食物,经常吃些具有抗癌功效的食物,我们就会远离世界恶魔——肿瘤。

  主持人:刚才说了这么多,都是关于怎么从饮食上来注意预防肿瘤发生的。想必很多人都在担心:我平时就是这么吃饭的,会不会也得了肠胃癌啊?

  王教授:主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这就涉及到什么样的人属于肠癌、胃癌的高危人群的问题了。肠胃癌发病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注意提高对肠胃发生癌变的警惕性。因为肠胃所有肿瘤都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对身体越有利的。

  首先说肠癌,他的发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的人群,主要是指直系亲属中有患大肠癌者,特别是连续两代以上都有的、患病年龄在50岁以下者,其后代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风险概率比普通人群高接近20倍。

  [page]使用放射性局部治疗的女性,患直肠癌的机会就增加[/page]

  使用放射性局部治疗的女性,患直肠癌的机会就增加

  第二类人群是本人得过肿瘤,尤其是已经患过肠癌的人群,其再患肠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约高10倍。这里特别提醒曾经患宫颈癌、使用放射性局部治疗的女性,患直肠癌的机会就增加了。

  第三类人群是结肠息肉患者,特别是大肠腺瘤性息肉,其本身就是癌前病变,有接近80%的大肠癌是经过腺瘤性息肉转变来的。

  第四类人群是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

  第五类人群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大肠长期受慢性炎症的刺激而恶变成癌。再来说说胃癌。胃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性大于35岁,女性大于30岁;患有中、重度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胃手术后10年以上;喜欢吃硬、腌制品及高盐食物,并有胃部不适症状者。

  主持人:王教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像刚刚谈到的高危人群出现哪些症状可能就要警惕肠胃癌的发生,或者说应该如何去早期发现肠胃癌呢?

  王教授:我建议上述人群即使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最好也每年或每两年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发现癌前期病变,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如果没有做过定期体检,那就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是不是有这些不适的症状出现了: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食后胃胀、嗳气、反酸、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黑大便等症状,这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早期信号,易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所以应及早就医,接受胃镜等检查,以期在早期阶段检出胃癌。

  出现腹泻或便秘、有排便不尽感、大便进行性变细、便血、腹部膨胀或有肿块、肠鸣音亢进和阵发性绞痛、全身衰弱、贫血、消瘦、乏力、发热、甚至出现恶病质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是肠癌发生,及早到医院进行专业筛查。

  主持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到医院求医,有什么方法能准确检查出是否患肠胃癌呢?

  王教授:胃癌早期发现首先要让医院根据你的症状进行查体,做初步的检查判断,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检查,通常都要做胃镜检查,因为胃镜下可以直接看见胃黏膜有没有肿瘤的发生,可以同时取病理进行诊断,因为肿瘤诊断最重要的标准是要取得病理。除此以外还可以做一些比如说CT、核磁共振等检查,可以了解胃的形态、胃的黏膜、以及胃旁的淋巴结有没有相关的改变。

  肠癌的检查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直肠肛门指检:因为在中国有50%以上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80%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直肠肛门指检就可以检查出来。

  2、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选手段,或可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

  3、钡灌肠X线检查:病变在乙状结肠上段或更高位置者,须进行X线钡剂灌肠检查。普通钡灌肠X线检查对较小的大肠癌容易漏诊,最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放射学诊断的正确率,并显示癌肿的部位与范围。

  4、最明确的检查方法是大肠内窥镜,俗称肠镜,分为纤维结肠镜和乙状结肠镜:

  乙状结肠镜检查:国内77.7%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常用的乙状结肠镜管长30cm,可直接发现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中段以下的肿瘤。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全部结肠,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肠癌的发现与癌的确诊,进一步提高了本病的诊断正确率,是大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主持人:如果做过这些检查之后,没有问题当然是最好了,但是万一被确诊了是肠癌或胃癌之后,要怎么办呢?目前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

  王教授:如果万一被确诊了是肠胃癌也不需要太过紧张担心,要及时到专业医院接受治疗。就目前的治疗水平来说,肠胃癌已不是什么绝症,手术预后都比较乐观。现在对肠胃癌的治疗一般都是以手术切除癌肿为首选,辅之以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手术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的锻炼身体,遵守医生提供的生活建议。

  主持人:听说你们医院的“无毒抗癌绿色疗法”在治疗肠胃癌方面临床表现很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疗法在肠胃癌的治疗方面与其他疗法相比都有哪些优势吗?

  王教授:好的。首先,这个疗法之所以叫“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是因为它强调的是无毒性。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会不同程度地给患者带来毒副作用,而毒副作用又给患者增添许多新的痛苦。无毒抗癌绿色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疗肿瘤,而且没有毒副作用。

  祖国传统中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重在调养。中医治疗肿瘤是辩证施治、对症下药;西医则主要凭借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免疫疗法等。“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汇聚中西医之长,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主要体现在:①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使患者在没有毒副作用的情况下提高生存质量;②不一味地追求克瘤消瘤,而是重视“带瘤生存”,重视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③既注重西医的诊断,又突出中医中药的特色;④既重视“治病务求于本”,又不漠视“急则治其标”…… 由于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汇聚了众家之长,所以,一经用于肿瘤患者,便得到他们的认同和青睐。

  主持人:听了王教授的一番介绍,真的觉得“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是广大癌友们的福音了。非常感谢王教授今天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

  王教授:衷心希望我们的“无毒抗癌绿色疗法”能为更多的癌友解除痛苦,让他们早日过上无毒无痛的生活;更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怎么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远离肿瘤。谢谢主持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