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newwap/images/logo.jpg)
2013-03-28 求医网
万智勇教授谈脊髓感染临床诊断
主持人:什么样的症状可用于脊髓损伤的识别?
万智勇:
脊髓损伤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造成病情的恶化,尽早的发现病情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脊髓损伤症状体现是患上疾病的一个象征,那么,什么样的症状可用于脊髓损伤的识别呢?这就是专家要为大家讲述的内容。
脊髓损伤症状
1、感觉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运动障碍:在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患者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贬反射亢进rG现骸阵孪和踩阵孪及病理反射。
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患者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能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肮,残余尿少于100m1,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圆锥部脊髓或脊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 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主持人:脊髓损伤比较显著的症状是什么?
万智勇:
1、感觉障碍,脊髓完全损伤者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丧失,部分损伤者则视受损程度不同而保留部分感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可出现阴茎异常勃起、Horner综合征、麻痹性肠梗阻、受损平面以下皮肤不出汗及有高热等。
3、反射活动休克期过后,受损平面以下肢体反射由消失逐渐转为亢进,张力由迟缓转为痉挛。脊髓完全性损伤为屈性截瘫,部分性损伤呈现伸性截瘫。有时刺激下肢可引起不可抑制的屈曲与排尿,叫总体反射。
4、膀胱功能脊髓休克期为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脊髓休克逐渐恢复后表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和间隙性尿失禁;脊髓恢复到反射出现时,刺激皮肤会出现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表现为挛缩性神经源性膀胱。 [page]小脑脊髓病变症的症状表现是?[/page]
主持人:小脑脊髓病变症的症状表现是?
万智勇:
脊髓小脑变性症是以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病理学上是以小脑及其传入、传出途径的变性为主体的疾病,临床上是以肢体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主要特征。
大量临床资料报告研究表明:小脑萎缩的大多数患者是属于遗传性的,且病情呈慢性、进展性恶化,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快就会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现应及早用药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原有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命。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自主活动缓慢、躯干、肢体肌张力增高、站立不稳、步幅宽大、步态蹒跚、不能直线行走、呈“醉汉步态”,以及构音障碍、语言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眼球震颤、持物不准、指鼻不能、头晕、失眠、晕厥、心悸、直立性低血压、排汗障碍、尿频、性功能减退或障碍等。
主持人:脊髓肿瘤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万智勇:
1.麻木无力及痛觉和温觉减退或消失而触觉存在的感觉分离现象。且感觉障碍逐渐由上向下发展。
2.其疼痛症状出现较晚且范围广泛。
3.可伴有下运动神经元症状。脊髓半切综合征少见或不明显。
4.椎管梗阻出现较晚或不明显。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不明显。放出脑脊液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5.脊突叩痛少见。脊柱骨质改变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