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杰教授谈慢性结肠炎引发哪些癌症及哪些治疗法不可取

2013-03-26 求医网

  记者:今天我们结直肠炎方面的问题采访了南通中医院肛肠科陆杰教授。陆教授,您好。首先我想问你的是慢性结肠炎可引发哪些癌症?

陆杰教授

  陆杰教授: 慢性结肠炎是生活中令人困扰的一种疾病,该病起病缓,病史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少危害,生活中及时的治疗很关键。很多患者不知道的是,此病也很容易引起多种癌类疾病。那么,慢性结肠炎可引发哪些癌症呢?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1)直肠息肉癌:直肠息肉多数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大多数息肉见于40岁以上成人,尤其是成年男性。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质地一般较软。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直肠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息肉,多数息肉直径在1cm左右。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来自于息肉,因此直肠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2)肠道狭窄及梗阻容变癌:直肠壶腹部癌,因多是溃疡型,直肠壶腹部较宽阔,估计1-2年才引起狭窄梗阻,大便形态变细,排便困难,便秘,引起腹部不适,气胀及疼痛由于粪便堆积,在梗阻上段乙状结肠部位。有时在左下腹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引起肝肿大,黄疸,腹水等症状。全身病状可有贫血等恶病质现象,有时还可出现急性肠梗阻,下消化道大出血及穿孔。

  (3)直肠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是大肠癌好发的部位,占大肠癌的70%.发病高,在我国占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近年来有年轻的趋势。由肠炎反复发作,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的。

  慢性结肠炎可引起这三种癌类疾病,希望患者能提高警惕,治疗时一定要做好仔细的诊断检查,避免引发这些癌类疾病,给身体带来无法挽回的危害。 [page]结肠炎的治疗哪些方法不可取?[/page]   记者:结肠炎的治疗哪些方法不可取?

  陆杰教授: 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人在患病后,一般是拿些药物或去不正规医院诊断治疗,导致误诊误治,结果病情没治好,反而越加严重,这些都是不规范的治疗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治疗方法不可取呢?了解这个问题有利于大家更有效的治疗。

  一、患者麻痹大意

  许多结肠炎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充分认识结肠炎的危害,以为结肠炎可不治而愈,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病情逐渐加重,病情复杂程度大大增加,造成病情治疗难度随之增加;

  二、误诊、误治

  结肠炎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寄生虫性结肠炎、细菌性结肠炎、结核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许多种类,在一般小诊所由于检查设备的缺乏极易造成误诊,当然也就不能对症治疗,结果错误的治疗不仅耽误病情,还容易诱发其他肛肠病;

  三、轻信偏方、盲目治疗

  许多患者由于各种各样原因,不去正规肛肠医院进行治疗,轻信偏方,盲目服用药物,其结果只能是越治越重,还经常掩盖真实病情的发展;

  四、治疗浅尝辄止

  部分患者虽然接受了正规治疗,但是却不能坚持下来,病情稍一缓解就擅自停止用药,结果造成病情反复发作,以至于越来越重,还导致疾病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耐药性增强,治疗难度加大。

  结肠炎的危害很大,患者只要及时确诊治疗,健康也是可以很快恢复的,切勿自珍自断,延误病情,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